除了以上幾點出要求外,出題人往往在這部分設計了六種題型。第一種題型就是主題題;主題題,顧名思義,主要考察考生理解全文主旨要義的能力。以2004年第四篇閱讀為例,第60題,“What dose the author think of intellect? (作者是怎么看待知識的?)”這就是一道主題題,因此,考生就需要從原文中搜取作者觀點態度的詞。作者在文中肯定不會明確的提出主題,一般都是借用其所引用的人的觀點反復傳遞自己的觀點。Richard, Earl Shorris 和 Hofstadter 等人是一方的觀點,Emerson 為另一方觀點,而從第三段“But they could and should be.”以及最后一段“School remains a place where intellect is mistrusted”可以確定Richard和Hofstadter為代言人,他們的觀點:認為知識是應該被追求和被看重的。
再以2010年第二篇閱讀為例,第30題,“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subject of the text? (下面哪個選項表達了這篇文章的主題?)”在尋找文中主題句或主體詞時,應該選擇表述最為準確的主體詞。因此只要在4個選項中選取包含主體詞,且范圍大小合適、事實表述準確的選項,則為該題的標準答案。縱觀全文,主體詞可以定位為“business-method patent”,但四個選項均有主體詞,這個時候則需要考慮選項的其他部分了。除了A選項表述準確且包含主體詞外,其他選項則在表述上不大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