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858《財務會計學》考試內容范圍
一、考試性質
《財務會計學》是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是會計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性課程之一。本科目考試著重考察考生對財務會計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應用財務會計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1、財務會計理論
1.1財務會計目的和財務報告的目標。
1.2財務會計的基本前提。
1.3財務會計的基本要素:(1)會計要素核算解決的主要問題;(2)資產的確認、分類和計價;(3)負債的分類、特點和計價;(4)所有者權益的分類、特點和計價;(5)收入的定義范圍和確認;(6)費用的定義范圍和確認;(7)利潤的定義范圍和確認;(8)會計等式。
1.4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內涵及內容。
2、貨幣資金與應收賬款
2.1貨幣資金:(1)貨幣資金的性質范圍;(2)貨幣資金核算設置的主要會計科目;(3)貨幣資金與銀行存款的管理;(4)庫存現金的收付與清查;(5)銀行存款的收付與核對;(6)其他貨幣資金的性質與范圍、其他貨幣資金收付核算;(7)貨幣資金的報表列示。
2.2應收票據:(1)應收票據的性質與分類、應收票據的入賬價值和到期日確定;(2)應收票據的核算:包括取得、持有期間利息、到期、轉讓、貼現的核算。
2.3應收賬款:(1)應收賬款的性質與范圍;(2)兩種折扣方式對應收賬款入賬價值的影響。
2.4其他應收款及預付賬款的含義及核算。
2.5壞賬:壞賬及其確認條件;備抵法進行壞賬核算。
3、存貨
3.1存貨的性質與分類、存貨的范圍。
3.2存貨入賬價值:(1)外購存貨入賬價值;(2)自制存貨入賬價值。
3.3原材料的核算:(1)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2)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
3.4商品:(1)商品的范圍;(2)商品的采購成本;(3)數量成本金額核算、數量售價金額核算、成本金額核算、售價金額核算四種方法的特點及與售價金額核算方法;(4)代銷發出商品、自銷發出商品的核算。
3.5包裝物的范圍及核算。
3.6存貨清查:存貨盤盈、盤虧和毀損的核算
3.7存貨期末計價:可變現凈值及其確認;成本與可變現凈值的比較;存貨發生減值的跡象與計量。
4、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4.1交易性金融資產:(1)金融資產的概念、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2)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購入;(3)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收到的股利和利息的核算;(4)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期末計價和出售。
4.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形成和入賬價值確認及核算;(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收到的股利和利息的核算;(4)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期末計價和轉讓出售。
5、持有至到期投資與長期股權投資
5.1持有至到期投資:(1)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性質;(2)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取得;(3)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與投資收益的確定;(4)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到期兌現和減值核算。
5.2長期股權投資:(1)長期股權投資概述;(2)長期股權投資的取得;(3)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成本法和權益法;(4)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和處置;(5)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與權益法的轉換。
6、固定資產
6.1固定資產概述:固定資產的性質、分類、計價與科目設置。
6.2固定資產的取得核算:(1)固定資產的購置;(2)固定資產的自行建造;(3)接受投資取得的固定資產;(4)取得附有棄置義務固定資產。
6.3固定資產折舊:(1)折舊的性質;(2)計提折舊應考慮的因素;(3)折舊的計算方法。
6.4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1)固定資產修理;(2)改擴建和裝修的核算。
6.5固定資產的清理:固定資產出售、報廢的核算
6.6固定資產的期末計價:(1)固定資產的減值跡象;(2)可收回金額的計量;(3)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的確定。
7、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
7.1無形資產:(1)無形資產的性質、分類;(2)無形資產取得、攤銷、出租、處置的核算;(3)無形資產的期末計價。
7.2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的取得、出租收入、后續計量以及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處置的核算。
7.3長期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的性質和核算。
8、流動負債
8.1流動負債的性質、分類與計價。
8.2短期借款:短期借款取得、利息費用及償還的核算。
8.3應付票據與應付賬款:(1)應付票據的簽付、到期核算;(2)應付賬款的入賬時間、入賬價值的確認。
8.4應付職工薪酬及其核算。
8.5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應交消費稅、應交營業稅、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的核算。
8.6其他應付款及預收款項:其他應付款和預收賬款的核算。
9、非流動負債
9.1非流動負債概述:非流動負債的性質與種類、與非流動負債有關的借款費用。
9.2長期借款:長期借款的性質和核算。
9.3應付債券:(1)應付債券的性質、分類;(2)分期付息債券的發行與核算;(3)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與利息費用的確定;(4)應付債券的償還。
9.4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債券的性質、可轉換債券發行、轉換與償付的核算。
9.5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概述及核算。
9.6預計負債:預計負債的性質、特征、確認、計量、核算及信息披露。
9.7借款費用資本化:(1)借款費用資本化的基本原理和核算;(2)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計算。
10、所有者權益
10.1所有者權益概述:所有者權益的性質、分類。
10.2實收資本或股本:實收資本或股本的核算。
10.3資本公積:(1)資本(或股本)溢價的核算;(2)其他資本公積的核算;(3)認股權證的核算;(4)庫存股的核算;(5)股權支付的性質及核算。
10.4留存收益:盈余公積與未分配利潤的核算。
11、收入、費用與利潤
11.1收入、費用與利潤的概述:(1)收入、費用的定義、分類;(2)費用、成本、支出的關系;(3)利潤的定義。
11.2利潤總額的形成:(1)營業收入與營業費用的確認;(2)主營業務收入與主營業務成本的核算;(3)其他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成本的核算;(4)營業稅金及附加的核算;(5)期間費用的核算;(6)資產減值損失的核算;(7)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核算;(8)投資收益的核算;(9)營業外收入與營業外支出的核算;(10)利潤總額的核算。
11.3所得稅費用:(1)當期所得稅費用;(2)遞延所得稅費用。
11.4凈利潤及其分配:(1)凈利潤的形成和核算;(2)利潤分配的核算;(3)利潤結算的核算。
12、財務報表
12.1財務報表的概述:財務報表意義、構成和編制要求。
12.2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的作用、格式、項目的計價和編制。
12.3利潤表與綜合收益表:(1)利潤表的性質和作用;(2)利潤表的格式和編制;(3)綜合收益的性質和列報。
12.4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作用和編制。
12.5現金流量表:(1)現金流量表的性質和作用;(2)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3)現金流量表 的分類和編制。
12.6附注:附注的性質與作用、內容。
三、試卷結構
本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3小時。
其中財務會計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部分(客觀題)約占60%,應用有關理論和方法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部分(主觀題)占40%。
考試題型有選擇題、判斷正誤題、簡答題、論述題、計算與編制會計分錄、報表分析題等。
四、參考教材
《財務會計學》(第七版),戴德明、林鋼、趙西卜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