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會計學碩士入學考試《會計綜合》考試大綱
(考試時間為3小時,總分為150分)
《會計綜合》考試共包括微觀經濟學、財務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學三大部分,這三大部分的考試大綱分述如下:
一、微觀經濟學(部分)
一>、考試大綱的性質
“微觀經濟學”是財經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入學考試科目之一,占《會計綜合》考試內容的27%。為幫助考生明確考試復習范圍和有關要求,特制定本考試大綱。
二>、考試大綱的編制依據和適用范圍
本考試大綱主要根據北京林業大學本科《微觀經濟學》教學大綱編制而成,適用于報考北京林業大學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考生。
三>、考試內容
1、需求、供給、均衡價格、彈性理論。
2、效用、邊際效用分析、無差異曲線與消費者均衡、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
3、生產函數、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生產要素組合、規模經濟。
4、短期成本、長期成本。
5、市場類型、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與長期均衡、完全競爭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6、壟斷、壟斷競爭、寡頭。
7、分配理論概述、完全競爭廠商和市場的要素使用原則及要素需求曲線。
8、要素供給原則、工資決定、地租決定、資本和利息、洛倫茨曲線和基尼系數。
9、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0、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帕累托最優條件。
11、壟斷、外部影響、公共物品。
四>、考試要求
學生應全面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重要定理的推導,分析計算,并能運用經濟學的基本知識分析和說明生活中經濟現象。
五>、試卷結構
1.名詞解釋5題10分
2.單項選擇題10題10分
3.綜合計算題2題約13分
4.論述或分析題1題約7分
總計40分
六>、考試方式及時間
閉卷筆試,(其中,本部分占40分)。
七>、主要參考書
[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5版),高鴻業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二、財務會計學(部分)
一>、考試大綱的性質
財務會計學是報考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基礎課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會計綜合》考試內容的40%。該門課程以一般工業企業為基本對象,包括中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所含核算內容。為便于考生明確考試復習范圍和了解考試要求,特制定本考試大綱。
二>、考試大綱的編制依據和適用范圍
本考試大綱主要根據北京林業大學本科《中級財務會計》教學大綱編制而成,適用于報考北京林業大學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考生。
三>、考試內容
1、總論
財務會計的性質、目的和任務,財務會計的基本前提與一般原則,財務會計規范體系,會計要素及其定義和內涵。
2、貨幣資金
現金收支與核算,現金的內部控制,備用金核算,銀行存款的結算與核算,銀行存款對賬的處理,未達賬項的定義和內容,其他貨幣資金的核算。
3、交易性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分類,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概念、內涵及其具體內容的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核算差異。
4、應收款項
應收賬款的范圍、計價及相關的核算內容與方法,應收票據的其核算,應收票據的貼現處理,預付賬款的核算,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的核算,壞賬準備計算及其賬務處理。
5、存貨
存貨的性質、構成內容(含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庫存商品、委托加工材料等)、及其在資產負債表上的列示,存貨的入賬價值和計價方法,存貨購入成本與發出成本的確定方法,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和恢復,存貨按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計價的核算,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具體核算業務,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五五法。
6、對外投資
對外投資分類,投資企業與被投資企業的關系,長期股權投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核算,長期投資減值的核算;不同方式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形成與取得,及其投資成本確認的差異;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權益法,以及成本法與權益法的互轉,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計息及利息調整的攤銷方法——實際利率法。
7、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核算的基本原理,不同方式下取得固定資產計價與核算,固定資產改、擴建的會計處理,固定資產修理、清理的核算,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及其賬務處理,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8、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
無形資產的概念、特征、內容及分類方法,無形資產入賬價值確認原則,外購、自創可辨認無形資產取得、攤銷、處置和減值的賬務處理;長期待攤費用的內容與核算業務。
9、流動負債
流動負債的種類、性質、計價,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收票據、應付利息、應付職工薪酬、應付股利、應交稅費等內容的核算,或有事項、預計負債概述,預計負債業務處理,或有事項的信息披露。
10、長期負債
長期負債的性質與分類,借款費用資本化確認原則及其計算,長期借款費用的處理,應付債券的利息調整攤銷方法,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專項應付款的核算。
11、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的定義、性質、構成內容,不同類型企業所有者投資形式及相應的核算,資本公積的形成、用途與核算,盈余公積的形成、用途與核算,未分配利潤的核算。
12、收入、費用和利潤
收入的定義與特點及其確認的依據與標準,不同方式收入的核算,特別是商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的確認條件和計量原則及核算方法,費用確認的依據與標準,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原則,收入、費用、成本的主要內容的核算,期間費用的含義、種類及其核算,利潤的計算、形成、分配、結轉的會計處理。
13、非貨幣性交換
非貨幣性資產及其交換的概念,有、無補價情況下和不同計量方式下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換入多項資產的入賬價值分割及會計處理。
14、債務重組
債務重組的概念及債務重組會計處理的一般原則,不同債務重組方式下債權人和債務人的會計處理,債務重組損益、資產轉讓損益的不同處理,重組債務的或有應付金額的處理。
15、會計調整
會計調整定義與內容,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會計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賬務處理與信息披露。
16、財務報告
財務報告的含義,會計報表的種類、作用、編制要求,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原理與方法;會計報表附注的內容和作用;合并會計報表。
四>、考試要求
1、熟練掌握財務會計學的基本概念、原則、內容、理論依據、核算方法與現行財經法律法規;
2、了解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會計組織與核算原理和會計核算流程,掌握企業會計的功能和作用;
3、能夠按照會計理論,正確應用各種會計手段和方法對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財務會計范疇內的經濟業務獨立進行規范、科學、準確、及時的處理;
4、并對高級財務會計的內容有所了解。
五>、試卷結構
名詞解釋與基本概念類、核算與計算類,以及簡答與綜合論述類各占{財務會計學部分}題量的1/3左右(不同年份,各部分偏重情況略有差異)。
六>、考試方式
考試方式為筆試,(其中,本部分占60分)。
七>、主要參考教材
[1]《中級財務會計》精編版,劉永澤等,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2]2015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會計》,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5年版。
三、財務管理學(部分)
一>、考試大綱的性質
財務管理學是報考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基礎課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會計綜合》考試內容的33%。
該門課程以企業財務為基本對象,介紹企業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和收益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為便于考生明確考試復習范圍和了解考試要求,特制定本考試大綱。
二>、考試大綱的編制依據和適用范圍
本考試大綱主要根據北京林業大學本科《財務管理學》和《管理會計學》教學大綱編制而成,適用于報考北京林業大學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考生。
三>、考試內容
1、總論
財務管理概念;企業組織形式與財務管理分層;財務目標;財務管理的演進。
2、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
時間價值概念;復利終值和現值;年金終值和現值;計息期與折現率的估算。風險與風險價值的概念;單項資產的風險報酬;證券組合的風險報酬。債券的估價;股票的估價。
3、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概述;資本市場;貨幣市場。
4投資決策
投資概述;投資決策指標:凈現值、內部報酬率、獲利指數;投資決策指標的應用:固定資產更新改造決策;資本限量決策;投資開發期決策;項目壽命周期不相等的投資決策等。投資風險分析決策:約當量分析;概率法;決策樹法。
5、籌資方式
籌資規模的確認(銷售收入百分比法);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發行優先股;利用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利用融資租賃;其他籌資方式(認股權證、可轉換債券)等。
6、籌資決策
資金成本個別資本成本;綜合資本成本;邊際資本成本;杠桿原理(經營杠桿、財務杠桿、聯合杠桿);資本結構(比較資本成本、每股收益無差別分析、比較企業價值)。
7、資產管理
資產組合;現金管理(最佳現金余額的確定;現金的日常管理);有價證券管理(證券估價分析證券收益分析);應收賬款管理(信用政策的選擇、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存貨管理(存貨規劃、最佳經濟批量、ABC控制法);長期資產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無形資產管理)。
8、收益管理
目標利潤管理:利潤預測及規劃;納稅籌劃;利潤分配原則與項目;股利政策(股利相關論與股利無關論)
9企業財務評價
財務評價基礎;企業發展趨勢評價;企業償還能力評價;企業營運能力評價;企業盈利能力評價;杜邦分析體系;企業財務綜合分析。
四>、考試要求
1、理解企業財務管理的特性與目標,了解金融市場對企業理財的作用與意義。
2、理解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熟練掌握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的計量。
3、熟練掌握投資決策常用方法。
4、了解企業不同籌資方式的特征,理解資本成本的內涵,熟練掌握籌資決策的基本方法。
5、了解流動資金周轉速度對企業理財的意義,了解流動資產計劃與控制的方法。
6、了解納稅規劃的基本思路;了解企業利潤分配對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各方影響;了解影響股利政策的因素;理解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論。熟練掌握利潤分配的程序與項目。
7、了解財務評價的基本方法;熟練掌握比率分析法并能運用各種比率指標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理解杜邦分析的內涵。
8、資本經營財務的內容有所了解。
五>、試卷結構
名詞解釋與基本概念類、計算分析類,以及簡答與綜合論述類各占{財務管理學部分}題量的1/3左右(不同年份,各部分偏重情況略有差異)。
六>、考試方式
考試方式為筆試,(其中,本部分占50分)。
七>、主要參考教材
[1]《財務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列教材)第六版,荊新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2]21世紀會計學系列教材,《企業財務管理學》,湯谷良、王化成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