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河南省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時,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普遍認為:立法促進高科技發展,河南得拿出點“硬通貨”。
我省企業研發投入中部倒數第二
這是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時拿出的一組數據:2009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資金占GDP的1.7%,而河南的這一比例僅為0.7%;從全國范圍內看,高新技術產業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已接近26%,而河南的這一比例僅為10%。
省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毛引端說,我省現在科技創新能力很差,貢獻和支撐力很小。雖然近些年河南的科技有了飛速發展,但現狀仍令人擔憂。
他舉例說,去年,我省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分別相當于廣東的15.6%、13.7%,江蘇的11.2%、13.1%。企業尚未真正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在企業的研發投入方面,中信、許繼做得較好,但總體看,我省企業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比例為0.6%,而全國的這一比例為0.84%,我省排名全國第21位,中部六省,我們是正數第5位。全省大中型工業企業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企業建有研發機構,99%的工業企業是零專利。我們河南要十二五期間取得發展,高新科技一定要大發展。
待遇不行博士碩士屢跳槽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新民在發言時說,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對于建設中原經濟區,調整我省經濟和產業結構,增強區域競爭力來說非常必要。制定這樣一部條例,首先要強調財政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支持。
《條例(草案)》中說,對高新科技的投入要有明顯的增長。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李貴基說,這個明顯是如何衡量的?要具體出來,讓人能看見。
劉新民說,在高新技術人才的待遇方面,條例應拿出具體的政策。“我們去洛陽進行過調研,很多企業和部門引進的博士、碩士都走了,原因就是待遇不行,后來一些企業實行了年薪制,有的年薪達到15萬以上,部分走了的博士、碩士又回來了。”
立法引進人才得有“硬通貨”
對于怎樣引進人才、人才如何流動,劉新民認為,《條例(草案)》說得不夠具體。他舉例說:“杭州有個博士園,只要是博士來,就有一套房子和40萬元的安家費,這是多么現實的條件,同時科研人員到銀行貸款搞科研,政府用貼息的方式對項目進行扶持,有了這些條件引進人才自然不成問題。”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柏拴說,高新技術產業對我省的貢獻率和制成率低,在十二五期間,我們要讓高新科技在我省的發展中起到支撐作用,就應該拿出一些具體的措施來。一審之后進入到法制委員會,要下大工夫修改,條例中應該有硬通貨!
他的意見得到了與會人員的普遍贊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