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科研經費300萬—500萬。學科帶頭人購房補貼100萬,科研啟動費30萬起。”昨天,在南京大學舉行的2015年高校教師現場招聘會上,河海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近30所高校紛紛捧出高薪,與400多名博士面對面交流。
今年在場高校開出的價碼非常誘人,對學科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開出的均是百萬年薪,如果加上團隊科研經費、科研啟動經費,購房補貼等各項開支,很多學校的預期投入都在300萬以上。淮陰工學院負責招聘的張老師說,過去學校招普通博士的待遇,只有一檔,購房補貼20萬,安家費2萬,科研啟動費3-5萬。現在,學校招博士分為三檔,最低檔跟過去待遇相同,而那些科研成績突出的博士,待遇翻番,購房補貼50萬,安家費20萬,科研啟動費15-25萬不等。同時還提供90平米的過渡房。南通大學招聘人員王曉峰說,對于在本學科權威期刊發表3篇以上的論文,或主持海外科研項目的優秀博士,今年待遇也可提檔“升級”,提供不低于30萬的年薪,同時可享受50萬-100萬的購房補貼。蚌埠醫學院人事處高老師介紹,對于普通博士,學校統一發放安家費18-28萬,享受副高職稱基礎性績效,而特別優秀的,或者帶著課題、團隊來的人才,則會“一人一議”,盡量滿足對方要求。
博士待遇為何加碼?不少招聘人員坦言,因為高層次的領軍人才“太難搶”,并非有錢就能招到。河海大學人事科的徐潔瑋老師說,現在普通高校對高層次“成熟”人才都是一擲百萬,但能招到的寥寥無幾。該校的招聘目標是,30%以上的成熟教師,30%的海歸,30%的國內應屆畢業生,但實際情況還是以國內外應屆畢業生為主。今年準備把招聘會開到香港、新加坡等地,直接登陸境外“搶人”了。
盡管國內高校的招聘人員一片喊渴,但在場的博士畢業生卻并不樂觀。南京大學材料物理化學專業應屆博士畢業生小張表示,現在博士一抓一大把,想進本一院校根本不大可能,要進好一點的本二院校還得面臨實力廝殺。“大多數本一院校,尤其像南大、東大這樣的重點院校,早幾年就不收博士了,招聘都是教授起點,剩下來的博士都去擠普通院校,能不犯愁嗎?”
小張透露,目前他接觸的普通院校,幾乎都要求本碩博985或者211,更糟的是,本來就狹窄的求職空間,還有大量“海龜”前來擠壓。“碩士同班大概30個人,半數以上都在國外讀了博士,讓我們這些‘土’博士更沒活路了。”
薪水高,但要求更高。徐潔瑋說,今天的招聘會至少能收個上百份簡歷,而類似的招聘會,每年至少有個8、9場,收到的簡歷跟雪片似的。“有些博士論文太少,有些都不是第一作者,這種情況都不會考慮。我們不但要看應聘者的論文數量,還要看論文的影響因子排名。”王曉峰說,當天收到的60份簡歷,人事處只是針對畢業院校排名等進行初步篩選,各院系還要根據應聘者論文的學術影響力,進行進一步考核。
針對高校的標準,記者現場對求職者做了一個調查,博士四年左右,能達到兩篇sci論文的已經是少數,論文的影響因子排名更難達到要求。小張告訴記者,有些專業的博士連一篇sci論文也發不出來,由于“熬不出”論文,6-8年尚未畢業的比比皆是,何況是高質量的sci論文?
令現場應聘者感到苦惱的是,由于博士專業分得很細,招聘崗位也非常明確,崗位和專業常常無法匹配。小張告訴記者,由于材料物理化學方向太細,所以很多崗位似是而非,如果不能精密對接自己又不是很想投。南京農業大學博士生吳潔和李艷嬌轉了一圈下來,也沒有找到適合的崗位。“我學的是動物營養和遺傳,那么好多高校食品營養學方向的崗位能不能投呢?招聘方也表示要回去跟院系商量下才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