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885行政管理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行政管理學是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基礎科目,旨在考察考生是否具備進入更高階段研究生學習所應有的專業基礎素養和研究潛質。
二、考試的性質與范圍
本考試是一種測試應試者專業基礎知識和實踐應用能力的競爭性選拔考試。考試范圍是“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公共管理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基本要求
行政管理學是研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對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規律的科學,包括管理的主體、對象、方式,以及管理依據等問題,是行政管理本科專業的專業課和核心課程。本考試要求考生熟練掌握行政管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適當追綜學科前沿,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考試形式
客觀試題與主觀試題相結合,基本識記測試與應用技能測試相結合;閉卷考試。
五、考試內容(或知識點)
第一章行政和行政管理學
第一節行政管理學的對象、內容和特點
一、什么是行政
二、行政管理學研究的對象、內容和方法
第二節行政管理學的產生和發展
一、行政管理學在西方國家的興起
三、行政管理學在中國的重建和發展
第三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政管理學
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學的深厚基礎
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學的主要原則
第二章西方行政學說概要
第一節創立時期的行政學說
一、威爾遜的《行政學研究》
二、古德諾的政治-行政二分法
三、泰羅的科學管理原理
四、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
第二節形成時期的行政學說
一、韋伯的官僚制理論
二、西蒙的行政學說
三、沃爾多的折中行政觀
第三節當代發展時期的行政學說
一、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學”
二、奧斯本的企業家政府理論
三、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務理論
四、羅森布魯姆的多元公共行政觀
第三章行政環境
第一節行政環境及其對于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一、行政環境問題的提出
二、行政環境的理論依據
三、現代行政管理與行政環境聯系的加強
第二節行政環境與行政管理的相互作用
一、行政管理與行政環境的平衡
二、行政管理與行政環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內容
三、行政管理對行政環境的利用和改造
第三節我國現階段行政環境的主要特點
一、和平與發展--時代的兩大主題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的基本國情
第四章行政職能
第一節行政職能概述
一、行政職能的含義和特點
二、行政職能體系
三、行政職能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西方國家行政職能的演變
一、前資本主義時期的行政職能
二、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行政職能
三、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行政職能
四、當代資本主義的行政職能
第三節轉軌時期我國行政職能的轉變
一、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必然性、必要性
二、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基本內容
第五章行政組織
第一節行政組織概述
一、行政組織的基本概念
二、行政組織的類型
三、行政組織結構
第二節行政組織理論
一、西方行政組織理論的演變
二、馬克思主義的行政組織理論
第三節行政組織的編制管理
一、編制管理的含義及其意義
二、編制管理的原則和方法
第六章公共人力資源管理
第一節人力資源開發與人事管理
一、人事管理中的人和事
二、公共人力資源開發和人事管理
三、公共人力資源開發與使用
第二節國家公務員制度的演變和基本理論
一、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
二、中國公務員制度的建立
三、中國公務員制度的指導原則
四、中國公務員制度的主要機制
第三節國家公務員管理制度
一、國家公務員的內涵、義務與權利
二、國家公務員的管理制度
三、國家公務員的管理機構與監督
第七章行政領導
第一節行政領導概述
一、領導的含義、特點及其與管理的關系
二、領導管理工作的專業化
三、行政領導的含義、特點及其地位、作用
第二節行政領導者的職位、職權和責任
一、行政領導者的職位
二、行政領導者的職權
三、行政領導者的責任
四、行政領導權威
第三節行政領導制度
一、民主集中制
二、集體領導、個人分工負責與行政首長負責制
三、日常的具體行政領導制度
第四節行政領導的方法、方式與藝術
一、行政領導方法的含義
二、根本的行政領導方法
三、行政領導方式
四、行政領導藝術
第五節行政領導者的素質及其結構優化
一、行政領導者的素質
二、行政領導者個人素質結構
三、行政領導班子素質結構及其優化
第八章行政立法
第一節行政立法概述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
二、行政立法的必要性
三、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則和要求
第二節行政立法體制
一、行政立法體制概述
二、行政立法權限的劃分
第三節行政立法的程序及效力
一、行政立法的程序
二、行政立法的效力
第九章行政文化
第一節行政文化概述
一、行政文化的含義與特點
二、行政文化的構成與作用
第二節行政心理
一、行政心理及其制約因素
二、行政心理對行政管理的作用
第三節行政道德
一、行政道德概述
二、我國社會主義行政道德規范
第四節行政精神
一、行政精神概述
二、我國社會主義行政精神
第十章財務行政
第一節財務行政概述
一、財務行政的概念、職能和作用
二、財務行政體制
第二節政府預決算管理
一、政府預算概述
二、政府預算組織形式
三、實行符合我國國情的復式預算
四、政府決算
第三節預算會計
一、預算會計的概念和作用
二、預算會計的分級
三、我國預算會計體制的演變和發展
第四節政府審計
一、政府審計的概念和作用
二、政府審計的一般原則和內容
三、政府審計的權限和基本方法
第十一章行政決策與行政目標、行政計劃
第一節行政決策
一、行政決策概述
二、行政決策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三、現代行政決策體制
第二節行政目標
一、行政目標及其作用
二、行政目標管理
第三節行政計劃
一、行政計劃及其作用
二、行政計劃的制定
第十二章行政執行
第一節行政執行概述
一、行政執行的概念
二、行政執行的任務和原則
三、行政執行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節行政執行的前提與手段及其方式
一、行政執行的前提
二、行政執行的手段及其方式
第三節行政執行的權力保障及對權力的控制
一、行政執行的權力性質
二、行政執行的權力保障
三、對行政執行權力的控制
第十三章行政信息與行政咨詢
第一節行政信息
一、行政信息的內涵及意義
二、行政信息管理
第二節行政咨詢
一、行政咨詢概述
二、行政咨詢機構及其與決策層的溝通
三、行政咨詢與行政信息的關系
第三節電子政務
一、社會信息化及其發展
二、社會信息化對行政信息管理及咨詢的影響
三、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及其影響
第十四章行政公共關系與行政協調
第一節行政公共關系
一、行政公共關系的含義和特征
二、行政公共關系在中國
三、行政公共關系的任務
四、行政公共關系實務舉要
第二節行政協調
一、行政協調的概念和作用
二、行政協調與行政管理過程
三、行政協調的主要模式和基本原則
四、行政協調技術舉要
第十五章行政監督
第一節行政監督概述
一、行政監督的概念
二、行政監督的意義和作用
三、我國行政監督的歷史概況
第二節我國現行行政監督制度
一、行政監督的內容及其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二、行政內部的監督
三、行政外部的監督
第三節我國行政救濟監督制度
一、行政復議救濟監督
二、行政訴訟救濟監督
三、行政賠償救濟監督
第十六章辦公室管理與后勤管理
第一節辦公室工作的性質與任務
一、辦公室工作的性質
二、辦公室工作的基本任務
第二節辦公室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
一、辦公室管理的科學化
二、辦公自動化
第三節后勤管理的重要意義與主要內容
一、后勤管理的意義
二、后勤管理的主要內容
第四節后勤管理體制改革
一、后勤管理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二、后勤管理體制改革的內容
第十七章行政效率
第一節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含義與特點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三、行政效率研究的出發點及其意義
第二節行政效率的測定
一、行政效率測定的基礎
二、行政效率測定的原則
三、行政效率測定的標準
四、行政效率測定
第三節行政效率的提高
一、影響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
二、我國行政效率的現狀分析
三、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徑和方法
四、全面認識應用信息技術對提高行政效率的意義
第十八章行政改革
第一節行政改革概述
一、行政改革的基本含義
二、行政改革的必然性
第二節當代西方國家的行政改革
一、當代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趨勢
二、當代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特點
第三節當代中國的行政改革
一、當代中國行政改革的進程
二、中國行政改革的經驗及難點
六、考試題型
1、名詞解釋
2、簡答題
3、論述題
4、案例分析
七、參考書目:本科通用教材
1,《行政管理學》,主編:夏書章,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西方行政學說史》,主編:丁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