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的關系是2016考研政治馬原的重要命題點。這一考點會出選擇題,也可能會出材料分析題。人與自然的關系原理看似很簡單,真正在考場上出現這一考點的考題,同學便手足無措了,尤其是材料分析題更是如此。下面老師以一道分析題為例,解析怎樣做人與自然的關系材料分析題。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在數月前由國家有關部門舉辦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個別具匠心的設計:三扇門上各有一個問題:“污染環境的是誰?”“飽受環境惡化之苦的是誰?”“保護環境的是誰?”拉開門,里面各是一面鏡子,照出的是參觀者自己。
請回答:
(1)這一精巧的設計反映了人類實踐活動中的什么基本關系?
(2)如何理解“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
考查考點——馬原人與自然的關系
解題思路:
1.這道分析題給出的材料是:在大型科普展中有一個獨特的設計——在三扇門上寫著關于環境保護的問題,警醒、提示人們保護環境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這一設計反映了人類實踐活動中的人與世界關系,即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意識之間的關系是和諧的關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
2. 當前,導致極端提起貧乏的直接誘因是由于人類不正確的實踐方式正常的。人類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要不斷樹立保護自然、呵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尊重自然規律,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采取正確的實踐方式,這樣才能更好保持人與自然關系更加和諧。
答案要點:
1.人不是單純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會存在物。人與自然地關系是在實踐中形成的、始終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的、納入了社會過程的物質交換關系,是具有社會性的物質交換關系。實踐使人從統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來之后,就從總體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賴于自然和社會的物質運動規律。因此,通過勞動實踐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它們的和諧統一,便成為人類必須面對的永恒主題。如果人類不保持自身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那就會危及自身的生存發展。
2.當今世界出現的生態、環境、人口、資源等全球危機問題,并不單純是自然系統內平衡關系的嚴重破缺,實際也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嚴重失衡。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對人進行報復”以及“人類同自然的和解”問題。馬克思也認為,應當合理地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人類本性的條件下進行這種物質變換。實踐的規律與人類不斷自覺遵循物質世界的規律是一致的。
正確的實踐觀點是理解人與自然關系、人與自然統一的關鍵。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以及社會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
以上是老師結合一道分析題,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解題思路作出的解析,希望能對參加2016考研的同學起到幫助作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