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匯和匯率
外匯是指外國貨幣以及用外國貨幣表示的用于國際結算的支付憑證與信用憑證。外匯匯率是指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商業銀行等機構買進外幣時所依據的匯率稱為買入匯率;賣出外幣時所依據的匯率稱為賣出匯率;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平均數,則是中間匯率,中間匯率只適用于銀行之間的外匯交易。匯率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經常發生變動,如果本幣匯率下降,意味著本國貨幣貶值了;反之,如果本幣匯率上升,則說明本國貨幣升值了。匯率變動對國內和國際經濟都有深刻的影響,一般來說,對外開放程度越高,匯率變動對該國經濟的影響就越大。
目前,國際外匯市場有兩種匯率標價方法:一種是直接標價法,即以1個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折算成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另一種是間接標價法,即以1個或100個單位的本幣為標準,折算成一定數額的外幣。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采用直接標價法。
二、匯率制度
匯率制度是指各國貨幣比價確定的原則和方式、貨幣比價變動的界限和調整手段,以及維持貨幣比價所采取的措施。匯率制度主要包括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兩種類型。
①固定匯率制度
固定匯率制度是指兩國的貨幣比價基本固定,外匯匯率的波動界限被規定在一定的幅度之內,如果外匯市場上兩國匯率的波動超過規定的幅度時,有關國家有義務進行干預。金本位制度下的匯率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以及歐洲貨幣體系實行的都是固定匯率制度。
采取固定匯率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國際貿易的發展,保持國內經濟的穩定,減少金融風險。但是,為了維持匯率的界限,各國必須有足夠的黃金和外匯儲備,以調整匯率的波動幅度,這會導致黃金的大量流失和外匯儲備的急劇縮減。
②浮動匯率制度
浮動匯率制度是指對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比價不加以固定,也不規定匯率波動的界限,而任由外匯市場根據供求狀況的變化自發決定本幣對外幣的匯率。當然,完全不干涉外匯市場的自由浮動匯率制度是不存在的。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為了使匯率變動有利于實現本國的各種經濟目標,總會不時地干預外匯市場,即采取管理浮動匯率制度。
浮動匯率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外匯儲備的大量流失,也可以在一定時期內通過干預外匯市場實現本國經濟目標。但是,匯率波動頻繁,暴漲暴跌,增加了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風險,不利于國際經濟的穩定。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