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同學們會發現,有些同學平時復習時好像并沒有自己那么努力,但是考試的時候卻考的比自己好。其實,那是因為他們講究復習的方法,提高了復習的效率。提高復習效率的方法之一就是學會總結和整理重點。尤其是現在到了2016考研沖刺復習階段,只剩下30多天的復習時間了,只有抓住重點才能提高復習效率。針對2016考研政治在沖刺階段的復習,給大家分享考研政治各科的重點總結,以下是毛概第二章的重點總結: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
1、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
(1)毛澤東在1939年12月《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指出:“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依據。”近代中國已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這是最基本的國情。
(2)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國革命的根本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反動統治。
(4)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中國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1948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完整表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內容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總路線指明了中國革命的對象、動力和領導力量。
(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
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就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1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最兇惡的敵人,是近代中國貧困落后和一切災禍的總根源(首要對象);
2封建主義是中國革命的又一主要對象,是中國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礙;
3官僚資本主義具有買辦性、封建性、壟斷性,嚴重地束縛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
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中國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最基本的動力。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其中貧農是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而中農是無產階級可靠的同盟軍。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質上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革命,中國革命戰爭,實質上就是黨領導下的農民戰爭。無產階級對于農民的領導,是實現革命領導權的基礎;
2城市小資產階級,包括廣大的知識分子、小商人、手工業者和自由職業者,屬于勞動者階級,不屬于資產階級的范疇,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動力之一,是無產階級的可靠同盟者;
3民族資產階級有天生的軟弱性以及由此而來的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動搖性的兩面性。因此,對于民族資產階級要采取又聯合又斗爭的政策。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
1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核心問題。區別新舊兩種不同范疇的民主主義革命,根本的標志是革命的領導權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還是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
2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3中國無產階級除了具有一般工人階級的共同優點,即與先進的生產方式相聯系、沒有私人占有的生產資料、富于紀律性外,他還有自身的特點:深受三重壓迫,革命最徹底;分布相對集中,便于組織;與廣大農民有天然聯系,便于結成工農聯盟;
4領導的階級和政黨,要實現自己對于被領導的階級、階層、政黨和人民團體的領導,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甲)率領被領導者(同盟者)向著共同敵人作堅決的斗爭,并取得勝利;(乙)對被領導者給以物質福利,至少不損害其利益,同時對被領導者給以政治教育;
5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實現對革命的領導必須建立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廣泛的統一戰線,這是實現領導權的關鍵。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革命。
(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
革命的性質是由社會性質和革命任務等因素決定的。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和中國革命的歷史任務,決定了中國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
2、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
(1)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是: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
新民主主義的國體——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政體——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明確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概括為: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官僚資產階級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
1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內容(中心內容)。土地革命路線,這就是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2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題中應有之義。沒收官僚資本,包含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雙重性質;
3保護民族工商業,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極具特色的一項內容。保護民族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是由中國落后的生產力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所決定的。
(3)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
新民主主義文化,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在新民主主義文化中居于指導地位的是共產主義思想。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
1、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提出
(1)1928年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等文章中分析了農村革命根據地政權發生、發展的原因和條件,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2)1930年1月,毛澤東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初步形成了以農村為中心、先在農村建立和發展紅色政權,再奪取全國政權的思想。
(3)在《戰爭和戰略問題》中,明確了共產黨的任務,從此把經過長期武裝斗爭,先占農村,后取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作為革命道路確立下來。
2、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中國革命之所以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具有現實的可能性。
1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極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國(客觀條件)是根本原因;
2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重要客觀條件);
3有相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必要主觀條件);
4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正確的政策,是前提和根本保證(重要主觀條件)。
3、新民民主義革命道路的內容
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必須處理好土地革命、武裝斗爭、農村革命根據地建設三者之間的關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內容;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中國革命的戰略陣地。
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
1939年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把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他指出:“統一戰線問題,武裝斗爭問題,黨的建設問題,是我們黨在中國革命中的三個重要問題。”
(1)統一戰線
1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的必要性:
首先,是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階級狀況所決定的。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無產階級和地主大資產階級都只占少數,最廣大的人民是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的中間階級。
其次,是由中國革命的長期性、殘酷性及其發展的不平衡性所決定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有必要采取正確的統一戰線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團結和利用的力量盡可能團結在自己的周圍。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為建立和發展統一戰線提供了可能性;
3黨領導和建立統一戰線的經驗。
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方針;
在同頑固派進行斗爭時,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
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先后經過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等幾個時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其中,最根本的經驗就是正確處理好與資產階級的關系。
(2)武裝斗爭
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特點和優點之一。
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根本原則。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
(3)黨的建設
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思想建設始終放在首位。
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這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
只有抓重點、有條理地復習,掌握科學的復習方法,才能在短短的沖刺復習階段將2016考研政治中的重點牢牢掌握,從而輕松應對2016考研政治。希望以上考研政治重點的總結對大家有幫助。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