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學》考試大綱
第一章緒論
1、掌握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土壤生態系統、土壤生產力等概念;
2、掌握土壤肥力種類、土壤物質組成成分;
3、明確土壤在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4、了解土壤科學的發展簡史及主要學術觀點;
5、現代土壤科學研究對象、基本任務及存在問題。
第二章土壤礦物質
1、掌握粘土礦物、原生礦物、次生礦物、同晶替代等概念;
2、明確土壤礦物質的元素組成和礦物組成;
3、掌握層狀硅酸鹽粘土礦物的結構、類型與性質;
4、明確土壤粘土礦物的分布規律。
第三章土壤有機質
1、掌握土壤有機質、土壤腐殖質、礦化過程、腐殖化過程、腐殖化系數、C/N、土壤有機質礦化率、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HA/FA等概念;
2、了解土壤有機質的來源、組成和類型;
3、理解土壤有機質的轉化:包括礦質化過程和腐殖質化過程,影響分解和轉化的因子,明確腐殖物質的組分及特點;
4、明確土壤有機質對土壤肥力、環境保護所產生的影響以及調控土壤有機質的途徑。
第四章土壤質地、孔性、結構性及耕性
1、掌握土壤粒級、土壤質地、土壤機械組成、物理性砂粒(物理性粘粒)、土壤孔性、土壤容重、土壤比重、土壤密度、土壤孔隙度、當量孔徑、團粒結構、土壤結構性、土壤耕性、土壤宜耕期、土壤物理機械性等概念;
2、掌握土壤孔隙類型及與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長的關系,明確孔性的影響因素,了解其調節途徑;
3、明確土壤結構的類型,了解土壤結構形成的機制,比較不同結構體與肥力的關系;
4、了解土壤的物理機械性和耕性及其影響因素。
第五章土壤水分
1、掌握土壤重量含水量、土壤容積含水量、土壤貯水量、土壤蓄水量、相對含水量、凋萎系數、最大分子持水量、毛管上升水、毛管懸著水、田間持水量、土壤全蓄水量、土水勢及其分勢、土壤水吸力、土壤水分特征曲線、滯后現象、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土壤水的飽和運動、土壤水的非飽和運動、入滲、土壤水的再分布、土面蒸發、土壤水分平衡、溶質的對流運移、溶質的分子擴散、溶質的機械彌散、溶質的水動力彌散有關概念;
2、熟悉土壤水分的類型及對植物的有效性,土壤有效含水范圍及影響因素;
3、明確土壤水分含量表示方法,了解水分含量測定方法;
4、明確土壤水的能態及其測定方法;
5、明確土壤水的液汽態運動,了解土壤水狀況與調節途徑;
第六章土壤空氣和熱量
1、掌握土壤通氣性、土壤呼吸、土壤擴散系數、土壤呼吸系數、土壤氧擴散率、土壤通氣量、土壤熱通量、土壤熱容量、土壤導熱率、土壤溫度的日變化等基本概念;
2、了解土壤空氣的組成特點,掌握其運動的方式;
3、明確土壤熱性質對土壤溫度的影響;
4、明確土壤溫度的年、日變化規律,了解地形地貌和土壤性質對土溫的影響。
第七章土壤離子交換
1、掌握土壤膠體、永久電荷、可變電荷、土壤電荷密度、離子吸附和解吸、陽離子交換作用、CEC、鹽基飽和度、土壤陰離子交換作用等基本概念;
2、了解土壤膠體表面類型及土壤膠體帶電的原因;
3、掌握陽離子交換過程的特點、影響因素,明確離子交換在土壤肥力上的意義;
4、了解交換性陽離子有效度的概念以及影響交換性陽離子有效度的因素。
第八章土壤酸堿性和氧化還原反應
1、掌握土壤潛性酸度、活性酸度、總堿度、堿化度、土壤Eh、土壤極限pH值、土壤緩沖性等概念;
2、了解土壤酸堿性的成因;
3、明確土壤具有緩沖性能的原因;
4、明確土壤酸度的強度指標和數量指標,土壤堿性指標,土壤酸堿性的改良;
5、了解土壤酸堿性和氧化還原狀況對植物生長、養分有效性及有毒物質積累的影響。
第九章土壤養分循環
1、掌握土壤養分、無機氮的生物固定、銨態氮的礦物固定作用、反硝化作用、閉蓄態磷、緩效性鉀、交換性鉀、水溶性鉀等基本概念;
2、土壤氮的循環過程及調控;
3、土壤磷的形態、數量,固定及轉化;
4、土壤中鉀、硫、鈣、鎂的形態、含量以及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態和有效性及影響因素。
第十章土壤形成和發育
1、掌握物質的地質大循環、生物小循環、成土母質、成土年齡、土壤成土過程、土壤發育、土壤個體發育、土壤系統發育、土壤剖面、土壤發生層、土體構型等基本概念;
2、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和人為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第十一章土壤退化與土壤質量
1、掌握土壤退化、土壤沙化、土壤沙漠化、土壤質量等有關概念;
2、明確土壤質量的評價指標,了解土壤質量評價的方法體系;
3、了解土壤退化的類型及防治途徑。
說明:主要參考書
《土壤學》黃昌勇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