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植物保護概論
一、課程簡介
《植物保護學概論》考試大綱適用于河北農業大學植保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植物保護學概論》是植物保護專業的一門專業導論課,主要闡述植物保護涉及到的各類有害生物及其發生危害規律、預測方法、防治技術與策略,以及主要作物有害生物的綜合治理和植物保護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等方面的理論和知識。內容包括植物病害、蟲害、農田草害、農田鼠害、農業有害生物的發生規律與預測及防治技術與策略、主要作物病蟲害綜合治理、植物保護技術推廣等。要求學生了解和掌握植物保護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常識和基本方法。
二、考試內容
1.緒論
1.1植物保護的概念
1.2植物、植物保護與人類的關系
1.3植物保護學的方針、研究內容
2.植物病害
2.1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2.2植物病原物
2.3病原物的侵染過程和病害循環
2.3植物病害的診斷
3.植物蟲害
3.1昆蟲的形態結構
3.2昆蟲的生物學特征
3.3.植物害蟲種類及其危害
3.4.農業害螨及其危害
4.農田草害
4.1雜草的概念及其生物學特性
4.2雜草生態學、雜草群落演替與種群動態預測
4.3雜草分類及主要雜草介紹
5.農業鼠害
5.1鼠害的概念
5.2害鼠的形態特征與生物學習性
5.3害鼠的種類(此章不作為考試內容)
5.4鼠害的防治
6.農業有害生物的發生規律及預測
6.1植物病害的流行
6.2植物害蟲種群動態
6.3植物病蟲害預測
7.農業有害生物的防治技術與策略
7.1有害生物的防治策略
7.2有害生物的防治技術
8.主要作物病蟲害綜合治理
8.1大田作物病蟲草害綜合治理
8.2果樹病蟲害綜合治理
8.3蔬菜病蟲害綜合治理棉花病蟲草害綜合治理
9.植物保護技術推廣
9.1植物保護技術的推廣形式
9.2植物保護技術推廣體系
9.3植物保護器材的管理與銷售
三、考試要求
要求一般了解與掌握的內容有:植物保護學的研究內容。
要求深刻理解與熟練掌握的內容有:(1)植物保護、有害生物和生物災害的概念。(2)植物保護的對象、目的及方式與方針。(3)化學農藥的3R問題。(4)植物保護與人類的關系,包括農業生產、環境、生態、社會關系等。
2.植物病害
要求一般了解與掌握的內容有:(1)植物病原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的一般性狀。(2)植物病原線蟲、寄生性種子植物。 (3)病原物的侵染過程。(4)植物病害的診斷。
要求深刻理解與熟練掌握的內容有:(1)病害三角;植物病害的病征、病狀;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寄生性和致病性。(2)真菌無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種類;菌物類群的特征。(3)原核生物的形態特征、重要的原核生物及引起的農業病害;(4)病毒的特征、命名、特性及常見的病毒病。(5)線蟲形態特征(6)寄生性植物的概念及種類、危害特點(7)病害循環、柯赫法則。
要求一般了解與掌握的內容有:(1)昆蟲的形態結構與功能。(2)昆蟲的內部器官與功能。(3)昆蟲的生物學特性。
要求深刻理解與熟練掌握的內容有:(1)昆蟲綱的特征與生物學習性。(2)掌握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纓翅目、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和雙翅目8個重要昆蟲目的主要形態特征與特點及其常見害蟲。(3)螨類的分類地位及主要形態特征及種類。
4.農田草害
要求一般了解與掌握的內容有:(1)雜草的概念及其生物學特性(2)雜草的分類。
要求深刻理解與熟練掌握的內容有:(1)雜草種子庫。(2)雜草與作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競爭。(3)他感作用。(4)雜草種群動態與群落演替及頂級群落
要求一般了解與掌握的內容有:(1)鼠害的概念及其生物學特性(2)害鼠的種類。
要求深刻理解與熟練掌握的內容有:(1)害鼠的形態特征。(2)鼠害的防治
6.農業有害生物的發生規律與預測
要求一般了解與掌握的內容有:(1)病害流行的類型。(2)害蟲種群的定義、種群特征、種群結構。(3)雜草群落演替。
要求深刻理解與熟練掌握的內容有:(1)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及病害流行的因素。(2)害蟲的生長和消長類型及因素分析。(3)病蟲害的調查方法及預測技術。
7.農業有害生物的防治技術與策略
要求一般了解與掌握的內容有:(1)植保方針(2)植物檢疫、農業防治、作物抗害品種的利用、生物防治及化學防治等各種防治方法的特點、利弊及在綜合防治中的應用。
要求深刻理解與熟練掌握的內容有:(1)經濟閾值。(2)IPM(IPC);TPM。(3)農藥的種類及作用特點。
8.主要作物病蟲害綜合治理
要求一般了解與掌握的內容有:(1)小麥、水稻、棉花、果樹、蔬菜重要病蟲害的種類。(2)水稻、小麥、棉花、果樹、蔬菜重要病蟲害的發生危害特點。
要求深刻理解與熟練掌握的內容有:水稻、小麥、棉花、果樹、蔬菜重要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9.植物保護技術推廣
要求一般了解與掌握的內容有:(1)植物保護技術的推廣體系(2)農藥的產品管理。
要求深刻理解與熟練掌握的內容有:(1)服務式推廣、行政式技術推廣和教育式技術推廣。(2)農藥產品管理的三證。(3)中國一般采用的農藥銷售方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