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單項選擇
1.若某種商品的需求價格弧彈性的絕對值等于1,當該商品的價格上升時,賣者的總收益將( )。
a.不變; b.不斷減少;
c.先增加后減少; d.先減少后增加。
2.可以從( )推導出需求曲線。
a.無差異曲線; b.價格—消費曲線;
c.效用可能性曲線; d.收入—消費曲線。
3.當TPL開始下降時,( )。
a.APL<0; b.APL=0;
c.MPL=0; d.MPL<0。
4. 當短期平均成本SAC極小時,必有( )。
a.SAC=AVC; b.SAC=SMC;
c.SAC=AFC; d.AVC=SMC。
5.在廠商的停止營業點上,( )。
a.AR=AVC; b.P=AVC;
c.總虧損等于TFC; d.AR=AVC、P=AVC且總虧損等于TFC。
6.若需求曲線上某一點的商品價格P=9,相應的廠商邊際收益MR=6,則在這一點上需求價格彈性的絕對值為( )。
a.0.5; b.1.5; c.3; d.6。
7.生產契約曲線上的各點表示( )。
a.存在帕累托改進的可能性; b.社會福利最大;
c.生產處于帕累托最優狀態; d.消費者的效用最大。
8.某產品的生產存在外部經濟時,其產量一定( )帕累托最優產量。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9.從國內生產總值中減去( )就等于國內生產凈值。
a.折舊; b.直接稅;
c.間接稅; d.公司所得稅。
10.在產品市場兩部門經濟模型中,如果邊際消費傾向值為0.8,那么自發支出乘數值為( )。
a.1.6; b.5; c.2.5; d.4。
11.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業務中賣出政府債券將( )。
a.減少貨幣供給量; b.增加貨幣供給量;
c.提高貨幣乘數; d.降低貨幣乘數。
12.利率和收入的組合點出現在IS曲線右上方,LM曲線的左上方區域中,則表示( )
a.I > S, L < M ; b.I > S, L > M ;
c.I < S, L < M ; d.I < S, L > M 。
13.若其他因素不變,( )時,一國的總需求曲線將右移。
a.稅收增加; b.進口增加;
c.政府購買支出增加; d.儲蓄增加。
14.當實際經濟增長率大于有保證的增長率時,經濟將( )。
a.累積性擴張; b.累積性收縮;
c.周期性波動; d.不確定。
15.自然失業率( )。
a.是經濟處于潛在產出水平時的失業率; b.恒為零;
c.依賴于價格水平; d.是沒有摩擦性失業時的失業率。
二、名詞解釋
1.邊際轉換率; 2.恩格爾定律;
3.流動性偏好陷阱; 4.奧肯定律
三、辨析題
1.一國的農業豐收必然使農民銷售農產品的收益增加。
2.完全競爭市場能夠保證一國的資源被合理配置。
3.在凱恩斯看來,貨幣的投機需求與利率正相關。
4.在資本完全流動的情況下,浮動匯率制度下的貨幣政策有效,而財政政策無效,只要使用適宜的貨幣政策就能夠同時實現國內外均衡。
四、論述題
1.為什么完全競爭市場的經濟效率高于壟斷市場?
2.試述財政政策的作用機制和財政政策作用大小的決定因素。
五、計算題
1.已知某消費者的效用函數U=4x+8y+xy+12,其預算線方程為: x+2y=8,求:
(1)消費者達到均衡時的x、y的值;
(2)貨幣的邊際效用;
(3)消費者均衡時得到的總效用。
2.兩部門經濟中的國民收入為100,消費為850。已知資本產出—比率為3,按照哈羅德經濟增長模型,要使該年的儲蓄全部轉化為投資,第二年的經濟(收入)增長率與投資量分別為多少?
一、單項選擇
1.a; 2.b; 3.d;4.b;5.d;6.c;7.c;8.b;9.a;10.b;11.a;12.c;13.c;14.a;15.a。
二、名詞解釋
1.邊際轉換率是指在資源與技術水平既定的條件下,社會為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生產所必須減少的另一種產品的數量。邊際轉換率具有遞增的趨勢。
2.恩格爾定律認為,隨著家庭或社會收入的增加,飲食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不斷降低。無論是從橫截面考察,還是從時間序列分析,恩格爾定律都是正確的。
3.流動性偏好陷阱是指利率極低、貨幣的投機需求無窮大時的狀況。此時,貨幣供給量的增加不會降低利率。
4.奧肯定律是指實際國民收入增長率相對于潛在國民收入增長率每下降2.5個百分點,失業率就上升一個百分點。因此,要降低失業率,就必須使實際國民收入增長率高于潛在國民收入增長率。
三、辨析題
1.錯。受恩格爾定律的影響,農產品是缺乏需求價格彈性的,即農產品需求量的變動幅度小于其價格的變動幅度。而缺乏需求價格彈性的產品的銷售收入與產品的價格正相關,即價格越低,收益越少。農業豐收使得農產品供給增加,農產品價格隨之降低,最終減少銷售農產品的收益。因此,農產品豐收不僅不會增加農民的收益,反而減少農民的收益。這就是所謂的“谷賤傷農”。
2.錯。在完全競爭市場上,由于存在外部性和私人不愿提供公共產品等問題,使得一國的資源不能被合理配置。外部性使得產品的供給或者過多(消極外部性),或者過少(積極外部性);公共產品在消費方面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使得私人部門不愿意生產,從而導致社會資源配置的不合理。
3.錯。凱恩斯認為,貨幣的投機需求與利率負相關。到底是購買債券還是持有貨幣,取決于對利率在未來變動的預期。假定人們心目中都有一種判斷現行利率高低的標準利率或“臨界利率”。如果現行利率高于臨界利率,金融資產持有者就預期未來利率將下降,于是現在就放棄貨幣購買債券。這樣做不僅在目前享受到較高的利息收益,而且在將來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上升時獲得很多的資本收益。
如果現行利率低于臨界利率,那么,金融資產持有者就預期未來利率將上升,于是放棄債券而持有貨幣。這是因為,當利率過低時,由于放棄債券而放棄的利息較少。如果持有債券,則當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跌時,資本損失就很大,將超過利息收入。
盡管對個人來說,要么選擇債券,要么選擇貨幣,對債券與貨幣的選擇是單一的。然而從整個社會看,由于各人的臨界利率不同,故在一定的利率變動范圍之內,購買債券的行為與出售債券的行為同時并存。但總的說來,利率上升時,債券的購買量總是增加。因此,貨幣的投機需求與利率負相關。
4.對。在資本完全流動的情況下,浮動匯率制度下的財政政策無效。例如,擴張性財政政策引起IS曲線向右移動→國際收支順差→外匯供給大于需求→外匯匯率↓→凈出口(Y0)↓→IS曲線左移到原來的位置→最終實現國內外同時均衡。顯然,在浮動匯率制與資本完全流動的情況下,財政政策將產生完全的擠出效應,擴張性財政政策引起的收入增加恰好被由貨幣升值引起的凈出口減少所導致的收入減少抵消掉。擴張性財政政策不能增加收入,沒有效果。
在資本完全流動的情況下,浮動匯率制度下的貨幣政策有效。例如貨幣當局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則國內貨幣供給增加,推動LM曲線向右移動,在引起國內利率下降,凈資本流出量增加的同時,也使得收入增加,凈出口減少。兩者綜合作用,導致國際收支逆差,使得外匯供給小于需求→外匯匯率↑→凈出口(Y0)↑→IS曲線右移,最終實現國內外同時均衡。顯然,而浮動匯率制度下,中央銀行能夠實行獨立的貨幣政策來改變收入水平。
四、問答題
1.答:經濟效率是指資源的配置效率。微觀經濟學認為,當社會資源配置到任何兩種產品的邊際替代率等于其邊際轉換率時,資源的配置就是合理的,或者說是有效率的。
在完全競爭上,各廠商面對需求價格彈性無窮大的需求曲線,從而廠商按P=MR=MC原則決定產量。由于P=MC,故邊際替代率等于邊際轉換率,資源的配置能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從而具有最高的效率。
而在壟斷市場上,廠商面對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價格往往大于邊際成本,使得邊際替代率不等于邊際轉換率,資源的配置效率較低,存在帕累托改進的可能性。
2.答:財政政策的作用機制是:政府購買支出增加,導致總需求和收入的增加,引起交易貨幣需求量增加。如果貨幣供給量既定,交易貨幣需求量的增加必然導致貨幣投機需求量的下降,引起利率上升和投資減少,并減少總需求和收入。
在IS—LM模型中,財政政策效果取決與IS與LM曲線的斜率。
財政政策的效果與IS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正相關,而與LM曲線的斜率負相關:IS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越大,意味著投資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越大,投資對利率變動的反應越不敏感,當政府支出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從而導致交易需求增加最終引起利率上升時,投資的減少量就少,擠出效應就小,財政政策效果就大。LM曲線的斜率越大,意味著貨幣投機需求曲線的斜率越大,貨幣投機需求對利率變動的反應越不敏感,或者說利率對貨幣投機需求變動的反應越敏感,當政府支出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從而導致交易需求增加引起貨幣投機需求減少時,利率的上升量就大,投資的減少量就多,擠出效應就大,財政政策效果就小。
五、計算題
1.解: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