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名詞解釋
1 非正式組織
2 多種經營戰略
3 管理
4 組織結構
5 動機
二.簡答題
1 簡述正式組織三要素
2 運用波士頓矩陣說明資源的平衡配置
三.論述題
1 試論“理想的行政組織理論”(官僚制)的現實意義
2 試述差別化戰略
四.案例分析題溫特圖書公司
溫特圖書公司原是美國一家地方性的圖書公司。近10年來,該公司從一個中部小鎮的書店發展成為一個跨越7個地區,擁有47家分店的圖書公司。多年來,公司的經營管理基本上是成功的。下屬各分店,除7個處于市鎮的鬧區外,其余分店位于僻靜的地區。除少數分店兼營一些其他商品外,大多數的分店都專營圖書。每個分店的年銷售量為26萬美元,純盈利達2萬美元。但近3年來,公司的利潤開始下降。
兩個月前,公司新聘蘇珊任總經理。經過一段時間對公司的調查了解,蘇珊與公司的3位副總經理和6個地區經理共同討論公司的形勢。
蘇珊認為,她首先要做的是對公司的組織進行改革。就目前來說,公司的6個地區經理都全權負責各自地區內的所有分店,并且掌握有關資金的借貸、各分店經理的任免、廣告宣傳和投資等權力。在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以后,蘇珊提出了改組組織的問題。
一位副總經理說:“我同意你改組的意見。但我認為我們需要的是分權而不是集權。就目前情況來說,我們雖聘任了各分店的經理,但卻沒有給他們控制指揮的權力,我們應該使他成為一個有職有權,名副其實的經理,而不是只有經理虛名,實際上卻做銷售員的工作。”
另一位副總經理發言:“對組織結構進行改革,這是對的。但是,在如何改的問題上,我認為你的看法是錯誤的。我們不需要設什么分店的業務經理。我們所需要的是更多的集權。我們公司規模這么大,應該建立管理信息系統。我們可以透過信息系統在總部進行統一的控制指揮,廣告也應由公司統一規劃。統一集中的話,用不著花這么多工夫去聘請這么多的分店經理。”
“你們兩位該不是忘記我們了吧?”一位地區經理插話說:“如果我們采用第一種計劃,那么所有的工作都推到了分店經理身上;如果采用第二種方案,總部就要包攬一切。我認為,如果不設立一些地區性的部門,要管理好這么多的分店是不可能的。” “我并不是要讓你們失業。”蘇珊插話說:“我們只是想把公司的工作做得更好。我要對組織進行改革,并不是要增加人手或是裁員。我只是認為,如果公司某些部門的組織能安排得更好,工作效率就會提高。”
問題:你贊成哪種意見?你認為蘇珊該如何選擇?
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
1 非正式組織
所謂非正式組織,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個人的無意識地體系化了的多種心理因素的系統。
2 多種經營戰略
多種經營戰略,是一種新產品開發經營和新市場開拓相結合的經營戰略。
3 管理
管理是組織中維持集體協作行為延續發展的有意識的協調行為。
4 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是指組織內部分工協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5 動機
激勵指人類活動的一種心理狀態,它具有加強和激發動機,推動并引導行為使之朝向預定目標的作用。
二.簡答題
1 簡述正式組織三要素
正式組織產生于具有協作意愿,能相互溝通的個體圍繞共同目標努力之時。正式組織有三個基本要素:協作意愿、共同目標和信息溝通。
1)協作意愿。協作意愿是個體為組織貢獻力量的愿望。
協作意愿的強度變化范圍是無限廣大的,從消極怠工到投入全部身心力量都有可能。
對個人而言,協作意愿是個人由于為組織提供協作而得到的誘因——體現為報酬、地位、榮譽等一系列對個人有激勵作用的要素,與協作所作貢獻或犧牲兩者相比較后的判斷。
從組織角度看,協作意愿是組織提供給個人的誘因和賦予個人的工作之間的對比關系。
2)共同目標
共同目標是協作意愿的必要前提。組織的共同目標不僅要得到各組織成員的理解,而且必須被他們接受。
組織目標不同于個人目標。組織共同目標與個人目標有一致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個人愿意為實現組織共同目標努力,是因為實現組織共同目標能夠部分實現個人目標,有助于實現個人追求。
3)信息溝通
信息溝通是組織內部上下左右之間情報信息傳遞、溝通、反饋、處理的體系和規程。
信息溝通有一定的限度。一是因為信息溝通要借助于語言媒體,會發生理解上的偏差。二是上下級之間信息溝通過程中由下而上歸納概括的過程和自上而下理解闡釋過程會導致信息失真。三是溝通過程中有出于個人目的或人類文過飾非弱點的有意識修飾加工。信息溝通的渠道越長,失真的程度越高。
2 運用波士頓矩陣說明資源的平衡配置
波士頓矩陣是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提出的一種分析方法,它適用于具有多種產品和市場的企業。矩陣中縱軸表示營業增長率,指行業內某營業前后兩年市場銷售額增長的百分比。橫軸表示企業在行業中的相對市場份額地位,指企業自己的市場份額與其最大的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之比。橫縱坐標的交叉點表示企業的一個產品或營業,而圓圈大小與它們的銷售金額成正比。
四個象限分別為:①高增長/低競爭地位的“問號”業務。這類業務通常處于最差的現金流量狀態。企業需要大量的投資支持其生產經營活動,但能夠生成的資金很小。②高增長/強競爭地位的“明星”業務。這類業務處于迅速增長的市場,具有很大市場份額。在企業全部業務當中,“明星”在增長和獲利上有極好的機會。但需要大量投資。③低增長/強競爭地位的“現金牛”業務。這類業務處于成熟的市場,市場地位有利,盈利率高,能為企業提供大量資金。④低增長/弱競爭地位的“瘦狗”業務。這類業務競爭激烈,可獲利潤非常低。這類經營業務應當縮小經營范圍,加強內部管理。如果這類業務已經徹底失敗,應及早清理業務或退出經營。
波士頓矩陣的目的在于幫助確定企業的總體戰略,企業比較理想的組合是有較多的明星和現金牛業務,只有少量的“問號”業務和極少數的“瘦狗”業務。它指出了每個經營業務在競爭中的地位,從而有選擇和集中地運用企業有限的資金,簡單明了地判定當前面臨的主要戰略問題和企業未來在競爭中的地位。
三.論述題
1 試論“理想的行政組織理論”(官僚制)的現實意義
1、什么是官僚制
“官僚制”或“理想的行政組織理論”,是馬克斯·韋伯提出的,以科學確定的制度規范為組織協作行為的基本約束機制,主要依靠外在于個人的、科學合理的理性權威實行管理的管理理論。
在企業組織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管理所依托的基本手段不同,存在著不同類型的管理方式。市場經濟發展早期,企業組織管理中多依靠個人的權威,以傳統的權威和“神授”的權威為基本的控制手段。伴隨著工業文明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企業組織、行政組織和各種大型組織逐漸把管理過程中依賴的基本權威由個人轉向理性的管理制度和規范。
官僚制的主要特征
從管理制度的內容和制度化管理的實質來看,制度化管理的主要特征有:
1)在勞動分工基礎上,明確規定每個崗位的權力和責任,并且把這些權力和責任作為明確規范而制度化。
2)按照各機構、各層次不同職位權力的大小,確定其在企業中的地位,形成一個有序的指揮鏈或等級系統,以制度形式鞏固下來。
3)以文字形式規定職位特性以及該職位對承擔責任的個人應有素質、能力等要求。根據通過正式考試或者訓練和教育而獲得的技術資格來挑選組織中所有的成員。
4)所有權與管理權相分離。管理人員只是根據管理制度賦予的權力暫時處于擁有權力的地位,原則上所有人都服從制度規定,而不是有權的人。
5)管理人員在實施管理時有三個特點:一是每個管理人員只負責特定的工作;二是擁有執行職能所必要的權力;三是權力要受到嚴格的限制,要服從有關章程和制度的規定。
6)管理者的職務是管理者的職業,有固定的報酬,有按資歷、才干晉升的機會,他應忠于職守,而不是忠于某個人。
2、官僚制的優越性
與傳統的以個****威為主進行的管理相比,以制度化權威來管理更具優越性:
1)個人與權力相分離。
2)體現理性精神合理化精神。
3)適合現代大型企業組織的需要。
3、官僚制的現實意義
發達國家企業組織,事業組織,行政組織都實現了權威中心由“人”向“制度”的轉移,官僚制代表了組織發展演變的歷史趨勢。
我國企業管理中“人”的權威仍占主導地位,制度權威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而制度權威的建立是企業發展、成長必須具備的基本前提條件。
舉例或聯系實際說明。
2 試述差別化戰略
1、什么是差別化戰略
現實經濟生活中企業往往通過回避直接競爭,尋求優勢和差別化的方式從事競爭,謀求自身的發展和收益。回避直接競爭,尋求差別化,成為企業戰略的一種主要選擇。
差別化,是在滿足顧客全部需求過程中,確定在某些些環節形成與競爭對手的差別,形成競爭優勢。
價格、產品性能、設計、質量、形象、服務、促銷手段等都可能成為差別化的手段。顧客要求的滿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正確的選擇,可以吸引顧客選擇本企業區別于其他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差別化戰略是回避直接競爭的基本手段。差別化戰略中最主要的問題是確定在哪些方面,或把哪些要素差別化。需要綜合考慮以下三方面:(1)顧客的需求是什么?(2)競爭對手是誰?(3)能否持續保持比較優勢?
前兩點決定了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狀態,第三點主要是考慮企業經營資源和經營能力。差別化不是短期的策略,而是需要長期使用、不斷戰勝對手的手段,要保持長期比較優勢。
2、抓住顧客需求核心
實行差別化必須立足于顧客的需求,把顧客需求作為差別化的起點。
顧客的需求有多方面,是一組需求。稱為需求束。需求束包括:(1) 價格;(2) 產品(性能、質量、設計、連帶性服務等);(3) 服務(支付條件、售后服務等);(4) 形象(社會對產品和企業的認識)。
需求束因產品特性和顧客特性的差異而不同,即使在同一需求束中,顧客關心的焦點也不一樣。差別化必須圍繞需求束中顧客需求最集中的部分進行。我們把需求束中顧客最敏感的部分稱為需求核心,企業實行差別化戰略的關鍵,就是要把顧客的需求核心作為差別化的要點。
3、超越單純差別化
以顧客需求核心為中心進行差別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顧客的需求核心也是競爭對手普遍關注的,競爭對手也在進行同樣的差別化,因此,競爭的結果很可能是誰都無法長期保持與對手的差別。
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采用以下三種模式:
(1)微妙差別化
(2)個性差別化
(3)追求成本優勢
這三種戰略是滿足顧客需求核心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找出與競爭對手差別的戰略。
4、舉例說明
四.案例分析題
溫特圖書公司
1、重點看答案的分析能力。只要言之有理,有理有據,即給高分。
2、總的傾向性意見應該是撤銷中間管理層次,公司建設信息網絡,集中大部分權力,給各分店一定靈活性。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