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 名詞解釋
1. 約翰·彌爾頓
2. 《新青年》
3、 解釋性消息
4、 拒檢運動
5、 社會責任論
二、簡答題
1、馬克斯、恩格斯的新聞倫理思想主要有哪些?
2、新聞語言的特點和要求是什么?
三、論述題
1、試述辛亥革命時期資產階級革命派報紙活動的特點及業務改進。
2、試述資本主義新聞自由與社會主義新聞自由的區別。
四、實務操作題
根據下面所附的新聞事實材料,為報紙改寫一條消息(12分,字數:800字左右);并為消息制作一則復合式標題(5分);根據所提供的新聞事實材料,撰寫一篇時評(13分,其中標題3分,評論正文10分;字數:600字左右)。
200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建立相應的制度。這個具有示范性的舉措,就是要進一步形成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讓教育成為全社會最受尊重的事業;就是要培養大批優秀的教師;就是要提倡教育家辦學,鼓勵更多的優秀青年終身做教育工作者。
目前,教育部直屬有六所師范大學:分別是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原西南師范大學)和陜西師范大學。按照師范生免費教育的這一新政策,今后考入這6所大學的師范大學生,不用再交錢讀書。
目前,除教育部這6家直屬師范大學之外,全國還有90余家招收師范生的院校。
師范生受免費教育畢業后要到農村服務三年。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后,學校在錄取學生上將有所變化。“以前錄取只要成績夠了,直接在網上就能錄取。從今年下學期招錄新生開始,按照國家要求,達到錄取分數線以后,還要增加一個面試內容,面試要對學生具備不具備老師的素養等標準進行考核,具不具有啟迪智慧的能力,如果面試不合格也不能錄取。”盛書記還特別強調,當老師第一個就是必須要有愛心。“如果不符合要求,也不能錄取。入學后,學生可以自愿選擇是否參加免費師范教育,不選擇的話也可。如果選擇免費師范教育,需要學校與學生簽約,內容是需要學生在畢業后到農村學校服務三年,三年后可以再作選擇。” 此外,對于報考非師范專業的學生,給他們預留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內,如果他們也想享受免費師范教育,可以調換專業?傊,設計的制度是非常人性化的。
國家每年每生均補助學費、住宿費,補助的生活費約1萬元錢,這次參加示范的6所高校本屆新生大約有1.1萬人,國家約需拿出5億元來作為財政補貼。
參考答案
一、 名詞解釋
1. 約翰·彌爾頓
英國偉大的詩人、資產階級革命家和政治家,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寫了大量的政論和小冊子。1644年,因非法寫作與發行小冊子遭到了國會出版檢查委員會的審訊,他向法庭遞交了他的著名申辯書,《論出版自由》。第一次在人類歷史上明確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號,并形成了“觀點公開市場”以及“真理自我修正過程”的概念。這本小冊子成了資產階級新聞理論的基石。
2. 《新青年》
新文化運動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革命民主主義刊物。1915年9月15日由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的創辦是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它經歷了反對封建主義宣傳民主與科學的民主主義刊物,由民主主義刊物向社會主義刊物過渡,宣傳中共成立階段重要理論的無產階級刊物三個階段!缎虑嗄辍沸麄髅裰魉枷牒蜕鐣髁x理論,促進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重要思想準備。
3、 解釋性消息
較多運用背景材料、側重于說明新聞事實的來龍去脈的報道形式。特別重視新聞要素中的why和how,注意結合最新事實提供充分的背景材料或其他比較可靠的材料,引導受眾透過現象看本質,準確理解主要新聞事實內在的深層含義,它對周圍事物的影響,以及可能的發展趨向等。
4、 拒檢運動
1945年8月,重慶,成都等地的新聞出版界發起拒絕接受國民黨當局新聞出版檢查的爭取言論自由的斗爭,黃炎培的《延安歸來》揭開了這場運動的序幕,稱為“拒檢運動”。運動迫使國民黨當局1945年10月廢除新聞出版檢查制度(收復區除外)。
5、 社會責任論
20世紀40年代適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需要提出的資產階級新聞理論。它強調新聞自由伴隨著義務和責任,對于積極的自由而言是消極的自由。公眾的自由高于媒介的自由,主張政府對媒介進行干預,“社會責任論”在調節政府,媒介和公眾關系方面產生一些效果。但由于媒介私人占有的性質沒有改變,因此不可避免地與現實脫節。
二、簡答題
1、馬克斯、恩格斯的新聞倫理思想主要有哪些?
1)新聞工作者應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
2)辦報要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服務;
3)尊重事實,維護新聞真實性;
4)新聞工作者應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思想品德,報刊要注意思想性;
5)保持廉潔自律的形象,反對新聞報導受金錢的奴役和左右。
2、新聞語言的特點和要求是什么?
特點:準確、清晰、生動
要求:1)新聞語言要求遵守語言規范,比如語法、修辭、邏輯,以及不濫用方言土語,同時體現時代氣息;
2)準確是新聞語言的核心,注意詞義區別,注意推敲詞語的感情色彩,注意講究“文言得體”;
3)文字清晰,條理清晰,敘事、狀物要具體形象、簡潔明了、通俗易懂
三、論述題
1、試述辛亥革命時期資產階級革命派報紙活動的特點及業務改進。
特點:
1)政黨報刊在報業中占突出地位。辛亥革命時期資產階級內部的兩大黨派——立憲派和革命派為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紛紛在海內外創辦自己的黨報,兩黨之間也展開長期論戰。
2)資產階級各派是這一時期辦報的主角。同盟會成立后,革命報刊在海外大批涌現,不僅數量上超過改良報刊,而且輿論上占到了主導地位。
3)政論的戰斗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辛亥革命前后,國內外各種矛盾激化,各種政治力量都用報刊政論來宣傳自己的主張并同時對敵對思想進行斗爭。
4)辦報地區、讀者對象逐漸擴大。辛亥革命時期的辦報活動先由海外轉向國內,再由腹地向東北、西北、西南邊遠地區延伸。讀者已擴大到新軍、會黨、手工業者和市民階層。
業務改進:
1)報刊言論的加強和豐富。改良派和革命派報刊均重視言論,其時政文體多是“新民體”,語言曉暢,富于情感;還出現了短評和“編者按”的評論形式,短小靈活,生動鮮明。
2)新聞報道增多和改善。與戊戌時期相比,消息在報刊上地位逐漸提高。
3)編輯工作的進步。報紙版式有了很大改進,標題出現了多行題,通欄題;文藝副刊、新聞圖片、漫畫受到重視,廣告發行及報紙經營管理得到加強。
總評:雖然辛亥革命后曾出現過政黨報紙相互攻擊時期,但以革命派為主導的報刊活動推動了革命的進展,其業務大體奠定了現代報紙的雛形。
2、試述資本主義新聞自由與社會主義新聞自由的區別。
1)新聞自由:即出版自由,屬于公民權利中的一種,是憲法所規定的言論、出版自由在新聞傳播活動中的體現。
2)資本主義新聞自由實質是金錢指揮下的自由。其一,它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基礎之上,隨著競爭和壟斷的加劇,媒介逐漸集中到少數人手里,新聞自由也成為了少數人的自由,“金錢和資本的自由”。其二,資本主義新聞自由是壟斷報團相互競爭、兼并的自由,而所呈現出來的“自由”假象,是集團競爭在新聞事業的反映,新聞媒介所扮演的不過十某個壟斷財團傳聲筒的角色,而非公民利益代表。其三,資本主義新聞自由是以不損害資產階級根本利益為前提的自由,新聞監督充當的是“排氣閥”的功能。其四,資本主義新聞自由是受資產階級全面控制的自由,首先在經濟上的控制,比如廣告控制,其次是政治控制,表現為法律法規的制定等,再次在新聞發布權上的控制,比如記者招待會等。其五,在當今世界新聞傳播不平衡的情況下,少數西方發達國家的新聞自由流通是建立在不發達國家新聞不自由流通的基礎上的。
3)社會主義新聞自由是擺脫了“資本的奴役”的自由,是建立在公有制經濟基礎上的自由。其一,在社會主義社會,物質精神生產資料掌握在人民手中,受人民支配,為人民享有新聞自由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證。其二,社會主義新聞自由是絕大多數人享有的自由,是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其三,社會主義新聞自由是以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前提的自由,集中體現了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原則,是符合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需求的自由。其四,社會主義新聞自由處在發展中的自由,健全和完善它仍然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漫長的封建專制使我國無民主的傳統,缺少對民主自由的認識,而歷次的政治運動使民主與法制遭到破壞,現時生產力水平的限制等等,需要在不斷的發展中完善民主法制,進而使新聞自由健康發展。其五,社會主義新聞自由要堅持民主和集中的統一,自由和紀律的統一,權利和義務的統一。
四、實務操作題
答案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