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梳理了教育學考研的中國教育史的復習考點沖刺,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記憶這些考點,具體內容如下:
1.原始社會的教育有哪些特點?
答:原始社會教育表現出與以店階級社會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點:
①教育的社會性和無階級性。原始社會的集體生產與集體生活,決定了其教育也是集體的、公共的、社會性的活動,沒有階級的界限。
②教育不是專門的社會活動。原始社會的教育尚未從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分化出來,它的主要途徑是通過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實踐來進行。
③教育以口耳相傳和觀察模仿為主要手段,因為原始社會文字尚未出現,也沒有專門的教學場所和教師,當時教育手段極為簡陋,主要是口耳相傳和觀察模仿為主要手段,因為原始社會文字尚未出現,也沒有專門的教學場所和教師,當時教育手段極為簡陋,主要是口耳相傳、觀察模仿。
2.春秋戰國私學的興起有何意義?
答:春秋戰國時期的私學興起,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劃時代的革命:
①它沖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鎖,教育從政治活動中分離出來。完成了學校教育獨立化的過程。
②教師不再是官吏,而成為以教育人為謀生之道的專業化的教育工作者。
③擴大了教育對象,使受教育的范圍由少數貴族擴大到廣大平民,教育的社會基礎更為廣闊。
④有利于教育經驗的積累和教育理論的形成,出現了以(學記)為代表的一批教育專著。
3.簡述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
答:“有教無類”是孔子的辦學方針,它規定了孔子辦私學的教育對象,其基本含義是,不分華夷,無別貴賤,擴大受教育的對象,使那些愿意學習而在學力、經濟條件和時間上又允許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權力和機會。
這一教育主張順應了社會歷史進步潮流,打破了少數奴隸主貴族對文化教育的壟斷。擴大了受教育的范圍,符合教育事業的發展趨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