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梳理了教育學考研的中國教育史的復習考點沖刺,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記憶這些考點,具體內容如下:
9.北宋的三次興學運動有哪些主要內容?
答:北宋仁宗以后,為了振興官學,改革科舉,曾有“三次興學”之舉。北宋第一次興學,是范仲淹主持的慶歷興學。
興學內容主要有三:
①令州縣立學;②改革科舉考試內容,罷帖經墨義,著重策論;③改革大學。
北宋第二這興學,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寧、元豐興學,主要內容是:
①改革大學,創立“三舍法”;②整頓地方學校;③頒定(三經新義);④設置專門學校;⑤改革科舉制度。
北宋第三次興學,是蔡京主持的崇寧興學,其主要內容為擴充地方官學,續增州縣學生,添置算學、書學、畫學,使學制更為完備。
10.宋代書院制度的產生及其教學特點述評。
答:書院是我國古代一種重要的教育組織形式,它的名稱始于唐代,但只是校刊、收藏經籍的場所。書院作為一種教學機關,是從北宋開始的。由于北宋初期官學荒廢。士子無求學場所,宋代理學的傳播也需要有其自身的場所,加之佛教祥林講學制度的影響,作為教學組織的書院便應運而生。宋代書院有私辦、官辦和私辦公助等多種形式,初期組織比較簡易,主持人亦是教學者,通常稱為山長,亦有稱洞主、院長、堂長。書院的講學多力求通義理,而不是參加科舉,因而在教學上形成與官學不同的顯著特點:
①書院既是教學機關,也是學術研究機關。教學與學術研究緊密結合,是書院最顯著的特點;
②書院建立了“講會”制度,允許不同學術觀點的學者互相講學。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為百家爭鳴精神;
③書院教學以學生自學力主,在教學方法上,多采用問難論辯式,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自學能力;
④書院師生朝夕相處,師生共同討論,共同研究,感情深厚。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