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國際港務區管理委員會所在的綜合樓里,集中了為整個園區提供發展支持和服務的工作人員。偌大的大廳里,擺放著巨型露天盆栽,仙人掌和各種樹木錯落有致,像是原始叢林。這里,是西安交大一個重要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實踐基地。
在西安國際港務區的展示廳里,記者見到了港務區的未來規劃和沙盤模型。未來,這里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國際內陸港”“內陸地區開放型經濟先導區”,利用西安的公(路)、鐵(路)、空等多種運輸方式,得天獨厚的陸空交通,讓遠離海洋的內陸城市西安也能成為內陸港口。記者在港務區里走馬觀花地轉了一圈,集裝箱作業區、綜合保稅區、國內貿易區、綜合服務區、居住配套區、應急物流園區、產業轉移承接區、城鄉統籌建設區,園區規劃的八大功能區,讓港務區有效而充分地發揮了自己的交通樞紐優勢,幾乎所有在西安周邊購買的國外汽車等進口產品,都是從這里的物流區轉送的。
港務區高速的發展和廣闊的前景,需要相當的理論支撐和相關問題的研究,因此,智庫的建設應運而生,對產業經濟、區域經濟方面,尤其是在管理和運營、物流、貿易建設等方面的專業型人才,有相當大的需求。建立研究生實踐基地,就是引進優質人才的重要手段。港務區作為西安交大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近年來每年都有十數名研究生在此進行實習實踐。西安國際港務區經濟發展局研究院干部張奇韜,做過多所高校實習研究生的校外導師,之前與包括北大在內的國內多所高校有過合作。對于研究生他有兩點期待和要求:一是專業化,即在某些專業領域,如國際貿易、物流、物流經濟、區域經濟、產業經濟等方向,要有過硬的專業底子;二是希望參加過導師課題,真正做過研究甚至出過研究成果的研究生參與。
在學校經手過課題,有過相關研究和寫作經驗更易得到企業的認可,這樣的學生更容易上手實際工作,寫出的東西更有啟發和借鑒意義。對于高等學校培養出的研究型人才,企業更高的期待,能夠結合專業背景和工作經驗提出合理化建議,這也是真正的產學研相結合。
全日制的實習,能夠讓學生把知識轉化為業務操作,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同時能夠開拓學生思路和眼界,將所學與實際工作所需結合。而在國際港務區實習后的學生,就業普遍不錯,多進入政府部門、大型物流公司或繼續進行相關領域理論研究。學生與老師是互相促進的過程。張老師舉例,管委會有大量的行政公文的內容要做,有個學生剛來時寫的公文比較幼稚,老師給改了一遍,學生很善學,把老師的修改研究透了,今后再寫的就很少需要修改。而創業空間,對于老師而言是個陌生的領域,要寫調研報告是有難度的,但學生比較了解,有很多新的思路,并把新的思路進行分門別類整理,完成了調研報告,對老師很有啟發,這篇調研報告還得到了管委會領導的肯定。張老師表示,港務區非常需要這樣具有學習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實習生,希望學校能夠多推薦。
在這里實習,踏實的工作態度是核心,每日都有海量的信息搜集,同時要進行獨立的思考和提煉是相當辛苦的,還要處理好學校學習和校外實習的關系。這首先需要學生工作態度端正,在雙方逐步了解中,學生將一步步參與到實際工作中,有相應的工作任務和目標,這對實習生是非常好的磨練,為未來的工作提前預熱做準備。
港務區現有的合作主要是課題形式,即學生充當研究院與課題導師的聯絡人,也是實際業務的從事者、參與者。最近的合作是與經濟與金融學院的馮宗憲教授聯合開展的“自由貿易區發展建設研究”課題。馮宗憲教授主要從事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理論與政策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方向恰好對口支持港務區的發展,被聘為專家庫的評審專家。這樣有課題作為紐帶的實踐,讓研究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理論水平也得到提高,是更高層次的專業實踐形式。交大與港務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包括學生的見習、實習,課題的研究,還有學校青年老師的掛職鍛煉等等。另外,交大一附院門診部已經在此設立,未來還將在此地開辦國際陸港醫院,規劃面積570多畝地。
港務區人社局局長助理張學斌介紹,西安現有八個開發區:五區一港兩基地,這一港,指的就是西安國際港務區,未來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還將吸納更多的優勢資源,為西安、陜西,乃至中國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以大物流帶動服務業的大發展,推動產業聚集和提升。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