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與第一次國民革命統一戰線相比較的新特點:
第一,廣泛的民族性和復雜的階級矛盾。第二,國共雙方有政權有軍隊的合作。第三,沒有正式的固定的組織形式和協商一致的具體的共同綱領。
2.內容:
(1)獨立自主原則。
(2)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總方針。
進步勢力: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
中間勢力: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地方實力派。
頑固勢力: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抗日派。
(3)又聯合又斗爭政策。
(4)有理有利有節原則。
(二)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設
1.政治建設:實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權建設。
2.經濟建設:經濟上實行減租減息和大生產運動。減租減息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為適當調節各抗日階層的利益實行的土地政策。實行這個政策調動了廣大農民抗日積極性,又有利于爭取地主階級的大多數站在抗日民主統一戰線一邊。
3.文化建設:思想文化上十分重視抗日根據地的文化教育工作。
4.黨風建設:延安整風。
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最主要任務);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教條主義是整風運動的重點。
整風運動使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在全黨范圍內確立起來。
(三)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主要原因及基本經驗
1.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華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運。
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④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巨大影響,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
2.抗戰勝利的主要原因:
第一,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二,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第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同世界所有愛好和平和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以及各種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分不開的。
3.基本經驗:
①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是中國人民戰勝一切艱難困苦、實現抗戰勝利的力量源泉。
②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動力。
③提高綜合國力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證。
④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反對侵略戰爭,同時又不懼怕戰爭。
⑤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民族才能捍衛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的權利。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