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考生反映,在考研英語中,長難句是最大的攔路虎。大多數考生都說看到長句就會尤其恐慌,若是在這個長難句中再出現些生詞,那基本上就直接上懵掉了,完全不清楚句子的含義。認識的單詞就那幾個,考生索性就把幾個認識的單詞串在一起,有的甚至連自己寫出的譯文都不知所云,這怎么能得到高分呢。因此正確的理解句子結構是對整個長難句進行翻譯的最為重要的一步。以下面的這個句子為例:“In reality, the lines of division between sciences are becoming blurred, and science again approaching the ‘unity’ that it had two centuries ago-although the accumulated knowledge is enormously greater now, and no one person can hope to comprehend more than a fraction of it”。在看到這個長句的第一眼時,考生基本上不會遇到生詞。首先,在這個句子當中,破折號前有兩個連接詞,但只有兩個主謂結構,所以再這個句子中可以推斷出有部分謂語省略;同時,句中it 代替science。破折號后句子完整,破折號后的it代替knowledge;這樣一來,在進行翻譯處理的時候,可以先根據漢語表達習慣,先譯讓步狀語從句,再譯并列主句。整句的翻譯就可以譯為:盡管現在積累起來的知識要多得多,而且任何個人也只可能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事實上,各學科之間的界限卻變得模糊不清,科學再次接近于兩百年前那樣的‘單一整體’。
再拿下面這個短句為例“My point is that the frequent complaint of one generation about the one immediately following it is inevitable”,句子雖短,但是要想正確分析這個句子結構也是不容易的。由于受到inevitable慣用法的影響,很多人可能直接將“it is inevitable”看作一句話,這樣考生在進行句子結構分析的時候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翻譯的質量。其實,這個句子真正的主干是my point is that the complaint is inevitable, it 是following 的賓語,指代one generation。另外,在翻譯這個句子的時候也需要注意complaint...about的用法和the one的指代。所以,最后可將這個句子翻譯如下:我認為一代人對一代人的抱怨是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