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在反思中認識到,要確實改造中國,必須進行一場思想啟蒙運動,以期廓清蒙昧、啟發理智,使人們從封建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這個運動后來被稱為新文化運動。
2.新文化運動是從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開始的
1918年1月,《新青年》由陳獨秀個人主編的刊物改為同人刊物。李大釗、魯迅、胡適等參加編輯部并成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雜志和北京大學成了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
1.初期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是:
(1)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和迷信盲從;
(2)提倡個性解放,反對封建禮教;
(3)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實行文學革命。
2.新文化運動提出的基本口號是民主和科學,即德先生(Democracy)和賽先生(Science)。
3.新文化運動在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的指引下,向封建主義思想文化發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擊,提出了"****孔家店"的口號。
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啟蒙運動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
1.對封建****主義、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蒙進行了無情地批判。
2.使中國的知識分子尤其是廣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
3.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4.為外國各種思想流派傳入中國敞開了大門。
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局限
1.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批判孔學,是為了給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掃清障礙。但是,由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所以從根本上說,提倡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并不能為人們提供一種思想武器去認識中國,去有效地對中國社會進行改造。
2.他們把改造國民性置于優先的地位。但是,離開改造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環境的革命實踐,僅僅依靠少數人的吶喊,依靠有限的宣傳手段,要根本改造由這種社會環境產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國民性,是不可能的。
3.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使用的方法,一般地還是資產階級的方法。他們中有的人看問題很片面,壞就是絕對的壞,好就是絕對的好。這種形式主義地看問題的方法,影響了這個運動后來的發展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