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非教育部考試中心官方標準答案,僅供參考]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90分。
1.A 2.B 3.C 4.B 5.A 6.A 7.C 8.B 9.D 10.B
11.A 12.A 13.A 14.B 15.A 16.B 17.C 18.B 19.C 20.C
21.C 22.B 23.D 24.B 25.C 26.B 27.D 28.B 29.D 30.A
31.D 32.A 33.D 34.A 35.A 36.C 37.C 38.B 39.D 40.A
41.D 42.D 43.A 44.D 45.C
二、辨析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46.答案要點:
錯誤。(3分)
這是一種外鑠論的主張,夸大了教育對人發展的影響。(3分)它一方面忽視了遺傳及成熟等因素對人的身心發展的影響,(3分)另一方面忽視了人在自身發展中的主觀能動作用。(3分)實際上,人的發展是內外因交互作用的產物,教育只是給個體發展提供了外部條件。(3分)
【評分說明】考生的回答若與上述要點不完全一致,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47.答案要點:
錯誤。(3分)
這種觀點將解決問題的能力看作是一種不可分的單一能力,認為這種能力可以通過系統的心理訓練得到加強。(3分)
現代認知心理學研究已確認,解決問題的能力由多種子技能構成。如果不去有效地教會這些子技能并對這些子技能進行概括、協調和整合,那么這種忽視學生對于知識、技能、方法的掌握,而去一味地追求普遍的、一般的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便只能是一種幻想。(6分)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是進行專門訓練還是結合學科知識進行訓練,目前尚有爭議,較多的研究結果支持結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來進行解決問題策略的訓練。(3分)
48.答案要點:
錯誤。(3分)
樣本容量是指研究中所使用的樣本數量的大小。一般來說,樣本容量與樣本的代表性呈正相關,大的樣本更具有代表性,其研究結果更有一般性;(4分)但從實際操作來看,要考慮實際操作中收集資料的可能性。樣本容量太大,會給研究帶來許多困難與不便,也可能造成更大的研究誤差。(4分)在取樣研究中,應根據研究對精確程度的要求和研究者在時間、人力和物力上的可能性,確定合理的樣本容量,而不是一味追求樣本容量的增大。(4分)
三、簡答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49.答案要點:
(1)在知識觀上,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解釋、假設,是不斷發展的,并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3分)
(2)在學習觀上,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在社會文化背景下,通過人與物、人與人的互動,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而不是直接接受現成結論的過程。(4分)
(3)在學生觀上,建構主義強調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認知結構、興趣、需要等對意義建構的影響,因而主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4分)
(4)在教學觀上,建構主義強調幫助學生從現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在真實情境中,通過操作、對話、協作等進行意義建構。(4分)
【評分說明】考生的回答若與上述要點不完全一致,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50.答案要點:
(1)促進人的主體意識的形成、主體能力的發展。(5分)
(2)促進個性的充分發展,形成人的獨特性。(5分)
(3)開發人的創造性,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5分)
【評分說明】考生的回答若與上述要點不完全一致,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51.答案要點:
(1)代表農民與小工商業者、注重社會和生產實踐的教育團體。(3分)
(2)以教育為“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手段。(3分)
(3)培養能實現“兼相愛,交相利”的社會理想,具有“德行”、“言談”、“道術”三方面素質的“兼士”。(3分)
(4)注重科學技術和思維訓練的教育內容。(3分)
(5)強調主動和創造的教育、教學方法。(3分)
【評分說明】考生若從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給分。
52.答案要點:
(1)提倡在學校中加強科學教育,這是科學的教育化趨勢。(3分)主要包括:傳授科學的知識、技能,學習和運用科學的方法,養成科學的態度。(5分)
(2)提倡用科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開展教育工作,這是教育的科學化趨勢。(3分)主要包括:注重兒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研究;廣泛開展教育教學方法、課程和教學組織形式等研究:重視教育實驗、心理與教育統計和測量。(4分)
【評分說明】其他合理回答,可酌情給分。
53.答案要點:
(1)集中量數。代表一組數據資料集中趨勢的量數。
(2)差異量數。代表一組數據資料離散趨勢的量數。
(3)地位量數(相對位置量數)。描述某數據在樣本或總體中的位置的量數。
(4)相關系數。描述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的量數。
【評分說明】上述給出的4種量數中,每答出1種給5分,其中名稱2分,解釋3分;答出其中任意3種,即可給滿分15分。其他合理回答,可酌情給分。
四、分析論述題:每小題30分,共90分。
54.答案要點:
(1)在此案例中,華老師組織了多方面的內容教育學生。如:給學生講解小兒麻痹癥患者動作困難的原因,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感受殘疾人的處境和心情,啟發學生改正取笑、捉弄殘疾同伴的習慣,學會理解、同情、善待弱小。(10分)
(2)華老師配合使用了多種方法教育學生。第一,說理教育的方法。她向學生具體解釋了張亮動作笨拙的原因,但沒有直接對學生采取道德勸誡,而是循循善誘。第二,移情理解的方法。華老師鼓勵和啟發學生站在張亮的立場看問題。第三,課堂討論的方法。讓學生自由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10分)
(3)課堂中呈現出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主要體現在:華老師發現班級中存在的問題,并沒有運用權威教訓學生,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而是運用學生可以理解的知識啟發學生,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自由討論解決問題。(10分)
【評分說明】每點答對概括性的說明給5分,闡述視準確、充分的程度再酌情給1--5分:考生的回答若與上述要點不完全一致,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55.答案要點:
(1)相同點:
①均將古典科目作為課程的基礎和主體,重視古典語言教育,忽視本民族語言教學,(6分)
②均強調教育與社會的聯系,重視治人治世之學,力圖通過教育改造社會。(6分)
⑨均在后期發展中表現出形式主義的弊端。(6分)
(2)相異點:
①意大利人文主義教育具有較強的世俗性,北歐人文主義教育則十分強調宗教與道德的價值。(6分)
②意大利人文主義教育重視通過教育培養富于自由、平等精神的公民;北歐人文主義教育則關注通過教育培養理想的朝臣和君主。(6分)
【評分說明】若考生的回答與上述要點不同,但言之成理者,亦可酌情給分。
56.本題為必選題,考生須在I、Ⅱ兩道試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兩題都答,只按第
1道題的成績計入總分。
I.答案要點:
小明厭學情緒、棄學行為可以用多種學習動機理論來解釋:
(1)歸因理論。歸因理論認為,學生對自己學業成敗原因的推斷,通過影響其情緒感受和對未來學習結果的預期,從而影響后續學習的動機。(4分)
小明進入高中后,在幾次年級統考中名次后移,雖經努力而未見成效,就將自己的學業失敗歸之于能力低下,這一消極歸因使其感到羞愧,對未來學習結果的預期也很不樂觀,因而降低了學習的堅持性。(6分)
(2)自我效能感理論。自我效能感指個人對自己是否具有完成某項任務能力的判斷與信念。該理論認為,人總是愿意在自己有成功把握的事情上投入精力。(4分)
小明進入高中后由于幾次考試連續失利,因消極的歸因模式而導致自我效能感降低,對學習成功的期望降低。當“改變失敗結局”的目標一再受挫后,體驗到更多的緊張、焦慮,因而產生厭學情緒。(6分)
(3)自我價值理論。自我價值理論認為自我價值需要是人最重要的需要。學生努力學習的動機是獲得自我價值需要的滿足,維護自尊。(4分)
小明進入高中后幾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很容易將其歸因于自己能力水平低。此時如果繼續努力學習而成績仍然不能提高,小明就不得不因承認自己“無能”,而面臨喪失自尊的威脅;如果放棄學習,便可將學業失敗歸因于“沒有學習”、“沒有努力”,從而避免了自尊的喪失。因此,放棄學習是小明保護自我價值、避免自尊喪失的一種策略。(6分)
【評分說明】如果考生從行為主義動機理論(缺少強化、經受懲罰)、習得性無助等方面分析,只要講清理論的基本思想,且能聯系小明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解釋,均可酌情給分。
Ⅱ.【答案要點】
(1)該實驗設計類型的名稱是“非隨機分派控制組前后測設計”。(4分)
其格式為:O1 X O2 或者 Y1 X Y2
O3 O4 Y3 Y4 (5分)
(2)該實驗控制無關變量的主要措施是:兩班教材相同;教師水平相當;用前測成績的比較來把握兩班起始狀態的差異。(9分)
(3)該實驗設計的主要優點是:不打亂原有的編班,容易操作;有控制組和前后測比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取樣偏差,提高實驗的內在效度。(6分)
主要的局限性在于:選擇現成的兩個班作為實驗班和控制班,沒有做等組處理,內在效度可能受到影響;實驗僅以一所重點中學的兩個班為研究對象,樣本代表性不高,外在效度不高。(6分)
【評分說明】關于第(3)點,考生若有其他回答,言之有理者,亦酌情給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