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教育部考試中心官方標準答案,僅供參考]
一、單項選擇題
I.C 2.B 3.C 4.A 5.D 6.B
7.C 8.A 9.D 10.A 11.B 12.D
l 3.B 14.D 15.B 16.A 17.C 18.A
I 9.B 20.C 21.D 22.C 23.C 24.C
25.D 26.B 27.C 28.A 29.D 30.A
31.D 32.D 33.A 34.D 35.B 36.A
37.D 38.A 39.B 40.A 41.C 42.B
43.C 44.D 45.A 46.A 47.C 48.C
49.B 50.A 51.A 52.A 53.B 54.D
55.D 56.D 57.B 58.C 59.D 60.B
61.B 62.C 63.D 64.B 65.C
二、多項選擇題
66.ABC 67.ABD 68.ABC 69.ABD 70.AD
71.BC 72.ABCD 73.ABC 74.ABD 75.ABCD
三、簡答題
76.【答案要點】
(1)能力發展水平的差異。能力水平有高低差異,呈正態分布。
(2)能力發展的類型差異。能力按照不同的方式結合起來,表現出類型上的差異。
(3)能力發展的早晚差異。有的人能力表現較早,有的人能力表現較晚。
77.【答案要點】
(1)正強化與負強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應發生概率,但正強化是通過呈現愉快刺激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的,而負強化則是通過撤銷厭惡刺激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的。
(2)正強化與懲罰都是通過呈現刺激來達到目的,但正強化呈現愉快刺激,懲罰呈現厭惡刺激;正強化的目的是提高反應發生概率,懲罰則是降低反應發生概率。
(3)負強化與懲罰都有可能涉及厭惡刺激,但負強化是撤銷厭惡刺激,懲罰則是呈現厭惡刺激;負強化的目的是提高行為發生概率,懲罰則是降低行為發生概率。
78.【答案要點】
(1)信度是測量結果的穩定性或一致性程度。
(2)影響因素:①被試;②主試;③施測情境;④測量工具;⑤施測時問問隔;⑥評分計分。
79。【答案要點】
(1)存在問題--任何白鼠學習復雜迷宮所需要的次數都要比學習簡單迷宮多,所以實驗結果可能與是否切除海馬無關,用不切除海馬的白鼠為被試可能會得到相同的結果。盡管設計體現了兩個獨立變量(任務難度和有、無海馬),但只改變了其中一個獨立變量。
(2)完善的方案--2×2因素設計:一個因素是有、無海馬,另一個因素是迷宮的難度。
80.【答案要點】
四、綜合題
81.【答案要點】
(1)內隱記憶是指在無意識狀態下,個體已有的經驗對當前任務產生影響作用的記憶,是個體過去經驗對當前活動的一種無意識影響。
外顯記憶是指人在意識的控制下,主動搜集某些知識經驗來完成當前任務時表現出來的記憶,是過去經驗對個體當前活動的一種有意識影響。
(2)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區別:
①信息加工水平不影響內隱記憶的效果,但對外顯記憶的影響明顯。
②一般而言,內隱記憶的消退速度比外顯記憶慢。
③外顯記憶的成績隨識記數目的增加而逐漸下降,但內隱記憶則不受其影響。
④感覺通道的改變會影響內隱記憶,但不影響外顯記憶。
⑤外顯記憶容易受到無關因素的干擾,但內隱記憶很少受到影響。
82。【答案要點】
日記內容主要反映出初中生在青春期前后的自我意識和情緒情感兩個方面的心理變化特點。
(1)自我意識的發展
①自我評價的發展:自我評價的獨立性增強,表現在有主見、注重同學和老師的評價;自我評價更加全面,從關注生理的自我(關注身高、外貌)向心理的自我轉變(關注自己的煩惱、感受),更多關注自己內心世界。
②自我體驗的發展:成人感顯著增強,感到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希望獨立于父母,產生反抗心理;心理上出現閉鎖性,很多事情難以啟齒,無從傾訴;自我體驗更復雜、深刻,日記顯示該學生對于自我的思考更加深入。
(2)情緒情感的特征
①兩極性,如強烈、狂暴與溫和、平靜共存,從日記中的許多情緒描述如“欣喜若狂、垂頭喪氣”等可以看出。
②內向性和表現性共存,從“難以啟齒”和希望傾訴之間的矛盾可以看出。
(如果沒有明確針對自我意識或情緒情感作答,而從青春期獨立或反抗意識、與異性朋友關系、與父母關系的變化等有關方面回答的,酌情給分。)
83.【答案要點】
(1)實驗設計方案如下(表中字母可以替換為別的字母)
(實驗設計方案的描述以考生能夠使用前后測設計,并圍繞該設計對自變量、因變量、額外變量等方面做出說明為主要給分點,若考生僅給出實驗組的前后測設計或其他形式的前后測設計,酌情給分)
(2)理由說明
代表是否接受游戲產品訓練引起的閱讀能力變化即產品的有效性 (實驗設計理由的說明,如用文字進行敘述且觀點接近,也可給分。若考生在隨機分組設計中給出亦可給分)
(3)具體統計分析方法
依據實驗設計方案,考生只需答出①或②中任意一種即可給分。
①實驗組前、后測相關樣本t檢驗;控制組前、后測相關樣本t檢驗;后測的實驗組、控制組獨立或相關樣本(匹配組設計)t檢驗。
寫出t檢驗公式
并說明相關樣本與獨立樣本的標準誤計算方法不同。
或
②進行方差分析:說明方差分析中變量名稱(組別、測試時間)與水平數目(2×2);說明方差分析的原理;列出方差分析公式或方差分析表;對方差分析的預期結果做出解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