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教育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常常表現出與生產力、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這表明教育發展具有( )
A、相對的獨立性
B、一定的超前性
C、一定的滯后性
D、絕對的超前性
2、《大教學論》被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學著作,它的作者是( )
A、赫爾巴特
B、夸美紐斯
C、康德
D、培根
3、教育起源于原始社會中兒童對成人行為的“無意識的模仿”,主張這一觀點的是教育的 ( )
A、心理起源說
B、勞動起源說
C、神話起源說
D、生物起源說
4、現代教育不局限于學齡階段,而是貫穿人的一生,滿足不同年齡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這闡明了現代教育的( )
A、未來性
B、科學性
C、生產性
D、終身性
5、學校的出現意味著人類( )
A、文字的產生
B、階級的產生
C、生產力的發展
D、正規教育制度的產生
6、正確描述教學與智育之間關系的命題是( )
A、教學是智育的主要途徑
B、教學是智育的唯一途徑
C、智育是教學的唯一任務
D、智育是教學的次要任務
7、德育個體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
A、個體生存功能
B、個體享用功能
C、個體發展功能
D、自我教育功能
8、體現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的學制是( )
A、癸卯學制
B、壬子—癸丑學制
C、壬戌學制
D、1951年學制
9、教育制度在廢止之前要求個體必須無條件地遵守,這說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 )
A、客觀性
B、強制性
C、價值性
D、教育性
10、一個國家或地區各級各類學校機構與組織的體系及其管理規則是指( )
A、學校管理制度
B、學校教育制度
C、學校人事制度
D、學校辦學體制
11、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是( )
A、決定作用
B、提供物質前提
C、提供心理前提
D、主導發展方向
12、以下哪種方法屬于陶冶為主的教學方法?
A、講授法
B、演示法
C、練習法
D、暗示法
13、教育活動的工具、載體及其應用被稱為( )
A、課程設置
B、教育過程
C、教育活動
D、教育手段
14、在教育過程的預備階段,其根本任務是( )
A、啟發學生思維
B、呈現教學材料
C、激發學習動機
D、進行教育評價
15、在教育過程中,師生為達到教育目標而采用的有一定內在聯系的活動方式和手段的組合被稱為( )
A、教育過程
B、教育方法
D、教育評價
16、人的個性品質形成的中介是( )
A、社會交往
B、社會生活
C、社會存在
D、人際關系
17、實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前提是( )
A、經濟條件較好
B、家庭環境良好
C、家長文化程度高
D、孩子比較聽話
18、教師職業獨立和專門化的一個重要標志是設置( )
A、師范學校
B、職業學校
C、國民學校
D、初等學校
19、教師能夠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這體現了教師勞動的( )
A、間接性
B、創造性
C、示范性
D、廣延性
20、教育目的能否實現,最根本的評價標準是( )
A、社會的進步
B、學校的發展
C、學生的發展
D、科技的進步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 4分,共20分)
21、學校體育
22、教育美
23、雙軌制
24、對話法
25、教師中心論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選答其中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多選答者,按前4小題評分)
26、學校和家庭聯系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27、人的身心發展的各方面因素存在著哪幾方面的關系?
28、什么是教育?這一定義的特點是什么?
29、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0、教育內容的確定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31、簡述我國現代學制建立和發展的基本歷史經驗。
四、論述題(本題13分)
32、試論述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5分)
33、剛從師范學校分配來的張紅老師擔任了初中二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同一辦公室的趙老師出于關心,以“過來人”的身份勸告張老師:“這個班的學生非常調皮,真所謂‘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體罰學生固然不好,但對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只有對他們兇一點,嚴格控制他們的言行,才能樹立你的威信。否則,這個班就沒法帶了。”張老師似有所悟……。
運用相關的教育理論對趙老師的勸告進行分析。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