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物理學科2016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招生通知
為傳播復旦物理文化,推進高校物理學優秀大學生間的學術交流,也為全面考察和誠摯吸引一流的科研“后備軍”,復旦大學物理系和現代物理研究所將于2016年7月2日—4日舉辦“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并以此作為選拔2017年度推薦免試研究生的途徑之一。
本次夏令營面向全國各高等院校招收80名營員,報名工作自即日起開始。
在和諧奮進的氛圍和開拓創新精神的推動下,復旦大學物理系始終保持著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已成功躋身國內一流精品物理系的行列,并正闊步向世界一流物理系的目標邁進。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自2006以來,復旦大學物理系已累計在物理學頂級雜志《Phys. Rev. Lett.》上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2011年開始,更有新的飛躍,相繼在《Nature》及其子刊(《Nature Materials》、《Nature Photonics》、《Nature Physics》)、PNAS(《美國科學院院刊》)等雜志上以第一作者發表了多篇論文。
夏令營期間,廣大入選營員將享受到一系列精彩紛呈的節目“盛宴”,近距離感受到復旦物理文化及科研實力。系領導將走進夏令營,向營員們介紹復旦物理系的今、昔、未來以及對研究生培養的莊嚴承諾;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專家精英也將與營員們零距離接觸,以講座、座談的形式,向營員們細述各學科領域的前沿動態,向營員們盡情展示物理世界的無窮魅力和個人的人格魅力,從而激發營員們走進復旦、投身物理科研殿堂的堅定信念。夏令營期間,我們還將舉辦現代物理研究所專場活動,引領營員們接觸原子和原子核的世界。
夏令營期間,營員們可以盡賞上海和復旦美景,走進實驗室,見識一流的科研條件,還可以和在讀研究生交流學習心得。
復旦大學物理系將為營員提供夏令營和暑期學校期間在上海的食宿以及異地學校學生往返硬座火車票費用(需出示票根報銷)。
從2012年開始,復旦大學物理系采用“長學制”的研究生培養模式,招收直博候選人,通過分流淘汰制度,真正落實五年一貫的貫通式培養模式,以培養出基礎好、素質高、能力強、潛質優的物理人才。此外,直博候選人的待遇也會有很大的提高。此次夏令營活動將是復旦大學物理系2017年度直博候選人招生工作前奏。
有這么多超值的體驗,你還在猶豫什么,快來報名吧!如果你喜歡上海,熱愛物理,志在科研,那么,復旦大學物理系將是你最好的選擇!選擇復旦物理,就是為你的人生選擇了精彩!
申請資格:
1.本科三年級在校生(2017年應屆畢業生);
2.本科階段學習成績、特別是專業成績突出,英語水平符合申請學科專業的要求;
3.有志于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有較強的或潛在的研究能力,學風端正,品德良好。
申請程序:
網上報名。
登陸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http://www.gsas.fudan.edu.cn/loginentry.action 復旦大學研究生報考服務系統>>>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申請選拔,報名開始時間是5月9日,截止時間為2016年6月9日。
網上申請須上傳以下材料:
1.近期正面免冠彩色證件照片,電子版JPG格式,300×400像素,大小100 k以內;
2.本科階段歷年成績單(須加蓋教務處或院系公章),JPG或PDF格式;
3.外語水平證明,如CET四、六級成績等;
4.有關獲獎證書和學術科研成果(發表論文、出版物或原創性工作)。
紙質材料提交。
需提交的申請材料:
1.“復旦大學2016年大學生夏令營申請表” 1份(報名系統中打。;
2.副高級職稱以上專家撰寫的“申請復旦大學推薦免試研究生導師推薦信”2封;
3.本科階段成績單(由教務部門蓋章或院系蓋章)1份;
4.其他證明材料(如已發表論文、各類獲獎或資格證書、CET四、六級等各類英語考試成績單)復印件各1份。
以上申請材料請郵寄以下地址:
申請物理系請寄:上海市邯鄲路220號復旦大學物理系277房間 閆曉輝收(郵編:200433)。
申請現物所請寄:上海市邯鄲路220號復旦大學現物所102教務室 封婭婭收 (郵編:200433)。
郵寄材料截至日期為6月9日(以當地郵戳為準),過期不再接受申請。建議以EMS快遞方式郵寄。
3.只在網上報名而未郵寄材料者或材料不全者,報名不予受理。
審核錄。
夏令營的材料審核與錄取工作將在6月17日結束,錄取名單將在復旦大學研招網及物理系網站上公布并直接通知本人(以電話或email形式),屆時未接到錄取通知的同學皆為未入選者,不另行通知。
錄取人數:80人
夏令營日程安排:
聯系我們:
咨詢電話:物理系:021-65642364,email:xhyan@fudan.edu.cn, 現物所:021-65642787,email:fengyaya@fudan.edu.cn
更多相關內容請留意復旦大學研招網相關信息。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