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猴年馬月”一則消息刷屏。猴年馬月,“猴年馬月”這個詞,常用來指未來不可預見的日子,也表示事情的前景尚未可知,或機會渺茫。然而,就在幾天后,本周日,“猴年馬月”確真的到來了。
以前總說等到‘猴年馬月’,現在‘猴年馬月’真來了,看來是把手上的事都要了結一下的節奏了。尤其對于以下兩類人。
對于正在糾結時考研還是不考研的學生來說,找很多理由和借口,推脫考研,僅僅是怕累,總是說自己考生研究生是猴年馬月的事,那么現在真的“猴年馬月”到了,這個借口是不是就不攻自破了。
其實,還有一類考研人,的確是在很努力的備考,卻總會給人這種猴年馬月才能成功的錯覺。這樣的人,不是天資聰穎,卻也肯爭分多秒的復習,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心。對于這樣的人來說,猴年馬月的到來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日子,自己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雖然過程要比常人可能更辛苦一些,但是成功是很有希望的,未來也是有期待的。
那些年說過的等到猴年馬月才做的事兒,終于指日可待了。你準備好了嗎?下次猴年馬月再現,就是12年后,大家有什么愿望可要好好把握哦,要不然下次就要等到2028年了。
科普時間
說法一:猴年的農歷五月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的專家介紹,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提起天干地支,現代人最熟悉的恐怕是用于計算和記錄年份,其實,天干地支也用于月、日、時的記錄和推算,就是所謂的紀年、紀月、紀時。“猴年”大家都知道,但是“馬月”如何理解?
據民俗專家介紹,我國傳統的十二生肖計時不僅用于年份,也同樣用于月份。而月份相比年份,和生肖動物的對應更有說法、更直觀。和“鼠”打頭的年份不同,每年的首個月份“正月”是以“虎”來開始往后推算的,跟年份錯開了兩個屬相。也就是說,每年農歷正月到臘月對應的屬相依次是: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農歷正月是“虎月”,是因為冰天雪地,很少有動物活動,唯有老虎出沒山林覓食,所以人們把正月定為“虎月”,以此類推,在每年的農歷五月便是“馬月”。
說法二:指“猴年閏臘月”
將“猴年馬月”說為“猴年正月逢馬月”,稱為“猴年閏臘月”。閏月是農歷的說法,有閏月的那個年份有13個月。“閏臘月”即兩個臘月。據專家統計,從1701年到2000年的300年間,閏二月出現9次,閏三月、閏六月各出現16次,閏四月出現19次,閏五月出現23次,閏七月出現13次,閏八月出現7次,閏九月、閏十月各出現3次。而閏十一月、閏臘月、閏正月還從來沒出現過。閏臘月沒出現過,“等到猴年閏臘月”幾率就更小了,所以被指代為不可能出現的事。
說法三:由“驢年馬月”演變而來
民俗專家張先生說,中國歷法不僅創造了十二生肖紀年,還創造了十二生肖紀月,每年農歷正月到臘月都有對應的屬相。“猴年馬月”這個詞語究竟最初是怎么來的,已不得而知。張先生說,有一種說法是,這個詞語中的“猴”,本應為“驢”。據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解釋,“驢年馬月”用來指不可知的年月,也就是人們通常所稱的事情遙遙無期,不能實現。農歷用代表地支的十二生肖紀年,其中沒有驢年,因而將“驢年馬月”也稱“猴年馬月”。
說法四:天津話“何年嘛月”諧音
也有民俗專家認為,“猴年馬月”的來歷無從考據,這個詞義多半源于方言的以訛傳訛,是天津話“何年嘛月”諧音的變體。后來,“猴年馬月”早已成為人們的日常用語,借此期盼想實現的事早日到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