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考試科目:828憲法學及刑法學
憲法學:
一、復習要求
按照參考教材全面復習,識記和理解憲法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運用憲法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分析現實生活中一般的憲法問題。
二、主要復習內容
1、憲法的概念;憲政的概念;憲法的結構與特征;現代憲政的基本價值與原則。
重點:憲政的概念;憲法的特征;現代憲政的基本價值與原則。
2、憲政思想及憲法的起源;近代憲法的產生和發展;近代中國的憲政歷程;新中國憲法的產生與發展。
重點:近代憲法的產生和發展;近代中國的憲政歷程;新中國憲法的產生與發展;
3、制憲權的性質;憲法制定與憲法修改、憲法解釋;憲法修改的限制;憲法修改的方式和程序;1982年憲法的修改。
重點:制憲權的性質;憲法修改的限制;憲法修改的方式和程序;1982年憲法的修改。
4、憲法監督的含義;憲法監督的范圍;憲法監督的體制;中國的憲法監督制度;中國憲法監督制度的完善。
重點:憲法監督的體制;中國的憲法監督制度。
5、憲法解釋的概念;憲法解釋的機構;憲法解釋的效力;憲法解釋的方法
重點:憲法解釋的機構;憲法解釋的效力。
6、憲法上的人權的地位及理論;人權的內涵;人權的基本性質;人權的享有主體;基本人權的侵害主體。
重點:人權的基本性質;人權的享有主體;基本人權的侵害主體。
7、人權的類型;中國現行憲法中的人權規范體系分析;基本人權的保障;人權的規范性界限;人權規范的效力。
重點:人權的類型;基本人權的保障;人權的規范性界限;人權規范的效力。
8、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特點及行使原則。
重點: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方面的權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公民的社會、經濟、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權利;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特點。
9、選舉制度的概念及體制;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選舉的民主程序;對代表的監督和罷免。
重點:選舉制度的體制;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選舉的民主程序;對代表的監督和罷免。
10、國家機構的概念;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與活動原則;我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性質、地位和職權;我國國家元首制度的特點;我國國務院的領導體制及職權;我國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性質、組織系統和領導體制;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原則。
重點:我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地位及職權;我國國務院的領導體制及職權;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原則。
11、政黨的概念與特征;政黨的功能和作用;憲法與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
重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內容和形式。
12、中央與地方關系概論;中國的中央與地方關系;“一國兩制”下的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重點:中國的中央與地方關系
刑法學:
一、復習要求:
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刑法總則的條文,熟悉概念、原理之間的區分,能夠運用刑法總則解決一般犯罪的刑事責任問題,并對刑法分則所規定的典型的具體犯罪有所掌握。
二、主要復習內容:
1、刑法的概念與性質
刑法的概念、性質和分類,我國刑法的創制和完善,刑法的功能、目的和任務;
重點:刑法的功能、刑法的目的。
2、刑法的基本原則
刑法基本原則的概念及界定、罪刑法定原則、刑罰適用平等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重點:罪刑法定原則的依據、罪刑法定原則的派生原則。
3、刑法的效力范圍
刑法空間效力的原則、我國刑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
重點:刑法的空間效力、刑法的溯及力。
4、犯罪的一般理論
犯罪的概念(形式概念與實質概念)、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與應受刑罰處罰性、犯罪的分類。
重點:社會危害性的體系性作用、犯罪的分類標準。
5、犯罪構成
犯罪構成理論、要件、分類,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
重點:犯罪構成的分類、犯罪構成的具體構成要件的界定與分析。
6、排除犯罪性的行為
正當防衛、緊急避險。
重點: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的構成與認定、二者的區別。
7、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
犯罪停止形態的含義,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概念、特征及處罰原則。
重點:犯罪停止形態的構成及認定。
8、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構成要件,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人的分類及其刑事責任。
重點: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共同犯罪人的分類及認定。
9、罪數形態
一罪與數罪的區分標準,我國刑法理論對非典型一罪的分類以及處罰原則。
重點:實質一罪與處斷一罪的具體認定。
10、刑事責任和刑罰
刑事責任的含義及實現方式,刑罰的特點性質、功能及、其目的,刑事責任與刑罰的關系。
重點:刑事責任的具體含義、刑罰的目的。
11、刑罰的體系和種類
我國刑罰的體系和種類的結構和特點,我國刑法規定的各種刑種的概念、內容和適用對象。我國刑法對死刑的控制,我國刑法規定的非刑罰處罰方法的種類和適用條件。
重點:各種刑罰方法的利弊分析。
12、刑罰的執行
減刑和假釋的概念和適用條件及其考驗與撤消條件。
重點:對具備特殊情形的人員是否適用假釋、減刑條件的具體認定。
13、刑罰的消滅
時效和赦免。
重點:我國訴訟時效制度、時效的中斷與延長。
14、罪刑各論概述
總則與分則的關系,刑法分則的修訂與完善,刑法分則的分類和排列依據,罪狀與罪名以及法定刑的概念,法條競合的特征。
重點:罪狀與罪名以及法定刑在法律條文中的體現,各種罪狀的具體應用,罪名的由來及其確立依據,法定最高刑和法定最低刑的認定,法條競合的概念及其與想像競合的區別。
15、危害國家安全罪
掌握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特征、具體犯罪的構成要件。
重點:間諜罪、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的認定。
16、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概念和本質特征,公共安全犯罪的一般構成,幾種重要公共安全犯罪的構成要件。
重點: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與一般的侵犯公民人身、財產權利犯罪的區別,實施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行為時的罪數形態問題,某些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形態問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理解,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認定。
17、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構成及認定,走私罪與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與其他走私犯罪的法條競合關系。妨害公司、企業管理秩序罪的構成要件,公司、企業人員受賄、行賄犯罪的規定。偷稅罪、抗稅罪以及騙取出口退稅罪的構成及其區別。假冒注冊商標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構成。合同詐騙罪和非法經營罪犯罪構成及認定。
重點: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罪與非罪的認定及其與其他犯罪的法條競合關系,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特殊偽劣商品犯罪的想像競合關系,武裝掩護走私行為以及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緝私行為的性質認定,公司企業人員受賄、行賄犯罪的認定,非法經營罪的認定。
18、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理解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的概念及與這些犯罪作斗爭的意義,掌握各種具體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的構成要件、處罰原則,各具體犯罪中罪與非罪的界限,及其與其他一些犯罪的界限。
重點:故意殺人罪的認定與刑罰適用,強奸罪的構成要件,侮辱罪、誹謗罪的司法適用,綁架罪中“致被綁架人死亡或殺害被綁架人”處死刑的理解。
19、侵犯財產罪
了解侵犯財產罪的概念、構成要件以及與這類犯罪作斗爭的意義,掌握各種具體侵犯財產罪的概念,構成特征和處罰原則。
重點:搶劫罪中“入戶搶劫”的認定,構成刑法第269條的犯罪要具備的條件,正確認定盜竊罪、詐騙、搶劫罪、敲詐勒索罪,正確認定侵占罪、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
20、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了解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的復雜性以及同這類犯罪作斗爭的意義;掌握各種具體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的概念,主要構成特征及其處罰原則。
重點:妨害公務罪中罪數形態的把握,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區分,聚眾斗毆罪中共同犯罪的刑事責任,聚眾斗毆中導致人員重傷、死亡時對行為人適用法律問題,偽證罪的主體,以及偽證罪與相關犯罪的區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司法解釋的掌握,醫療事故罪的認定。
21、危害國防利益罪
了解危害國防利益罪的一般構成特征,以同這類犯罪作斗爭的意義,掌握某些主要犯罪的概念,構成特征及其處罰原則。
重點:明確危害國防利益罪的概念、特征和種類,阻礙軍人執行職務罪、阻礙軍事行動罪的認定。
22、貪污賄賂罪
明確貪污賄賂罪的一般規定,認識同這一類犯罪作斗爭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具體掌握幾種具體犯罪的概念和構成要件及其處罰原則。
重點:理解貪污罪具體行為方式,貪污罪與職務侵占罪的區分,受賄罪中利用職務便利的理解,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利益,同時構成其他犯罪如何適用法律,挪用公款罪中歸個人使用的理解,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與貪污罪、受賄罪的關系。
23、瀆職罪
明確瀆職罪的一般概念與基本構成特征,認識同瀆職犯罪作斗爭的重大意義,掌握各種具體瀆職犯罪的概念,構成要件和處罰原則。
重點:瀆職罪立法前后發展變化,明確瀆職罪的概念、特征和種類,濫用職權罪與玩忽職守罪如何進行區分,理解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與該章其他罪的發條競合關系,并掌握如何具體適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