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教育部通知“準確界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從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招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一時間引發極大關注。
提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多人認為可能是個機會。細數其優勢,確實不少,比如:半工半讀經濟壓力小、讀研同時還不耽誤工作,更重要的是畢業以后還能拿到雙證,至少相比之前的在職研究生,含金量大幅提高。
今年是新政實施的第一年,然而從學校招生情況來看,不少學校甚至出現空缺。一邊全日制研究生報考人數爆滿,一邊非全日制卻招不滿,可謂冰火兩重天。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遇冷
事實上,不少學校非全日制專業生源遠遠不能滿足招生需求。
華東師范大學法律碩士(非法學)計劃招生50名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實際參加復試僅1名,教育管理專業 計劃招生30名,進入復試的考生僅5名,其于全部為調劑生。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碩士(包含法學與非法學)計劃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70名,實際參加復試3名,農村與區域發展學院共計招收120名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實際復試人數18名。
南京大學法律(法學)專業計劃招生非全日制70人,擬錄取僅5人,計算機技術專業計劃招生非全日制50人,擬錄取20人,工程管理學院金融碩士計劃招生10人,擬錄取3人。
據報道稱,在被調查者當中,對“全日制調劑到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調劑方案”持接受態度的考生占被調查人數的43.1%,而持不接受態度的則占到了56.9%。
非全日制研究生為何遇冷?
在承認非全日制研究生既能拿文憑又不耽誤工作經驗優勢的同時,更多考生的擔憂則來自于畢業后被用人單位是否認可的問題。事實上,確實有事業單位公務員在招考中對碩士研究生明確提出需是全日制研究生的要求。這也是考生對調劑非全日制存在顧慮的深層原因,就業仍然是考生考量是否讀研的主要影響因素。
此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差別待遇也是考生顧慮的原因之一。如圖,最明顯的表現是獎助學金和住宿條件的差異,以及讀研期間的學術交流機會是否和全日制相同。事實上,為了吸引考生,部分學校承諾按照全日制考生管理方式給全日制(非全)考生提供獎助學金及住宿。比如北京化工大學提出了2017級非全日制研究生享有與全日制研究生相同的住宿待遇,以及一系列獎助政策。
當然最終究竟如何選擇,還是應交由考生依自身實際情況和未職業發展規劃自行定奪。如果在讀研究生文憑的同時,也不影響工作,對在職人員增加職場競爭力來看,是個選擇也是趨勢,但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否逆襲轉變大眾觀念,還需經由社會和時間檢驗。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