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士與掙錢多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如果期待讀博士能換來財富迅速增長,失望的可能性會很高。
這幾日手機被一名自稱為“法學女博士”所寫熱帖刷屏,文章題目是“為讀博我辭掉年薪20萬的工作,如今怎么也找不到了”。
其實,這種情況再正常不過了!別說讀博士,不管你干什么,辭掉年薪20萬的工作,如今暫時找不到,甚至永遠也找不到,都不奇怪。時移境異,當初的工作找不到,當初的人尋不見,是世間常事,干博士何事?
這位女博士所說的事情,跟博士無關,只跟她自己有關。怨老公、怨公婆,不惜筆墨;怨自己一時糊涂,一筆帶過。看待別人時,全是艷羨;看待自己時,都是顧影自憐。文章除了滿屏自怨自艾,始終缺少一種即使法學學士也應該具有的基本邏輯。
淺顯的道理在于,讀博士與掙錢多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確實,在我們這個社會,存在學歷崇拜的風氣,曾幾何時,不管是經商的,還是做官的,都要弄個博士帽戴戴。好像讀了博士,就能多掙錢,就能當大官。其實,完全不是如此,不讀博士不一定掙錢就少,讀了博士不一定掙錢就多,這是即使不經過學術訓練,也能從社會經驗中悟得的規律:每年的財富排行榜上,有幾位具有博士學位?一堆人不但不是本科生,甚至是輟學生。
從財富分配的角度講,博士畢業雖不至暴富,但可以在社會中獲得一份正常而基本體面的工作,生活大概率處于一種穩定狀態。如果期待讀博士能換來財富迅速增長,失望的可能性很高很高。年薪20萬的工作,別說在地方城市,也別說在多年以前的北京,都是在當下的北京,也不是每個博士都能找到。就說我所在的教育行當,大學里面的“青椒老師”,差不多都有博士學位,但年薪不到20萬的比比皆是。
在社會工作機會的意義上,博士意味著可選擇的路越來越窄。第一,取得博士學位的時間成本很高,即使按照原來博士三年畢業的時間來算,拿個博士比本科畢業要多讀六年,目前部分高校博士學制已經改成四年了。第二,機會成本太高了,別人在職場打拼的時候,念博士的人都還跟書本較勁。因此,當博士畢業的時候,自己在職場打拼的同學成了經理,在官場任職的同學已經成了副處長甚至處長。博士畢業時,年齡已長,不想到比自己年齡小的領導下面聽吆喝,就業路自然就窄了不少。
關鍵還有第三點,由于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的高昂,意味著專業成本極高。一般來說,本科畢業生跨專業工作再普通不過,有的人甚至一輩子的工作,都跟自己大學所學專業再無關系。但是,博士畢業生就不一樣了,工作與專業的匹配度相對于本科畢業生來講,高出了不知多少倍,之所以多數到了高校或科研機構,主要就是源于此,這就是說,博士畢業后的就業路可選擇面窄了許多。所以,這位法學女博士比來比去,其實對標對錯了。
她說:“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其實道理我都明白。”既然博士學位都拿到了,需要認真剖析博士內涵,正所謂“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沒有20萬年薪的工作不等于生活一片灰暗,更何況,一是自己的選擇沒必要后悔,二是現在沒有20萬年薪的工作,也不表示永遠再沒有。(任孟山)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