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越來越藍,夜越來越短,考研的萬里長征,需走過酷暑,需跨過嚴寒。當炙熱的白熾光輕松穿透蔚藍,當夢里似乎還在迷迷糊糊卻發現窗外一片明亮,夏日、酷暑一次次宣告著它的來臨。而考研也隨之進入了第一個攻堅時刻。何謂攻堅?想想周圍大肆渲染的“得暑假者,得考研”、歷年考研學子們暑假前的信誓旦旦“我發誓絕對不回家”、“暑假兩個月埋頭苦學,拼了”等等諸如此類,你就能體會所謂的“攻堅”。
的確,“得暑假者,得考研”有一定客觀性、科學性。不管你是暑假前就開始第一輪復習,還是暑假時才開始第一輪復習,只要利用得當,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為明年1月的成功添磚加瓦。暑假是唯一一個有系統復習時間的階段,可以不為學校課業耽擱,不為老師任務煩擾,一心一意“想”考研、“做”考研。此外暑假是各科新大綱陸續出版、發行的日子,大綱的出版絕對是考研復習的一個關鍵時間點,讓今年的復習頓時出現了絕對明確的方向和內容,我們可以對比以往復習,是該按部就班還是調整策略。暑假的復習時間是集中的,內容是明確的,這樣就保證了學習的效果是非凡的!在這么一個統一大環境的渲染和熏陶下,人不知不覺就會投入其中,跟著主流步伐走,不知累、不知倦,最后走過暑假,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的做題能力迅速提升。之前在淺水區試水的擔驚受怕,換成了遨游深水的瀟灑,這些不得不說拜暑假兩個月所賜。
當然,也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暑假信誓旦旦的計劃、打算終被各種誘惑牽制,在一點沉重、一點內疚的心態中稀里糊涂玩過一夏,既有半點恐懼,又不得不強忍安慰自己“過了這村,應該還有那店。不就丟了一夏,秋冬補回來就是了”錯過暑假,不能說你就輸了,但是必須要承認綜合競爭指數下降了。沒有經過高強度、半封閉的集訓,怎能確保實力的提升?暑假復習所得有可能就是平時復習效果的3倍!我們為什么不能在做好宏觀、大局的籌劃后按部就班開展呢?我們缺了什么——堅持!考研持久戰中需堅持的第一關想必就是暑假,你怎能在第一關的戰役中自己輸了自己。
從當年考研取得420分的成績,到畢業以后一直從事考研輔導相關工作,上研時接受來自四面八方學弟學妹及朋友們的“咨詢”,工作后每年接觸、輔導無數名學員,可謂和“研”結下不解之緣。看過太多的成功、失敗,感受頗深。對于考研,對于暑假的考研攻關,有一些提醒不得不說:1、英語:對于暑假前已進行完第一輪詞匯、語法復習的同學,這個時候要開始第一輪真題的研究。我們知道,科學的方法是考試前把真題研究至少三遍,那么第一遍放在暑假是很合適的。通過第一遍真題,可以找出現階段自己和真題的差距,測試現階段自己的英語水平,明確自己的漏洞以及需要努力地方向。另外還可以找到考試初級的感覺,更加明確考研英語的題型結構、分布、難度等情況!對于暑假剛剛開始著手英語復習的同學而言,建議先不要一上來就做真題。把考研詞匯、考研語法等過完一遍后再開始做真題。
2、政治:暑假是把政治提上重要日程的時期了。我們知道新大綱就是在暑假發布的,不管之前有沒有復習過政治,暑假都必須要開始復習。紅寶書是必看的,在每天的正常復習中要把一個固定時間分給政治,爭取在暑假內把政治書瀏覽一遍。要注意的是這個階段過政治書,尚且不需要死記硬背,主要以熟悉、理解為主,特別是馬哲和政經部分的內容更是要注重理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養成好的閱讀報考雜志的習慣,政治復習,特別是想要獲得一個比較高的分數,適當閱讀一些報刊雜志是有幫助的,比如《南方周末》、《半月談》等里面時事評論類的文章,對于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度和政治語言的規范性有益處。
3、數學:不必說,暑假自然是數學實現系統拔高的關鍵時期。暑假的數學我想除了參加強化班聽課外,自己還需要多加練題。選擇一本復習全書對上面題目進行系統練習,做題要知所以然!
另外,在暑期,同學們要謹防一種情緒:焦躁、厭倦,特別是前期已復習了兩三個月的同學。天氣熱,人本身情緒容易波動,再加上前期復習了好一段時間,開始累了,開始胡思亂想了。對于這種情況,首先要撇開一切對于結果如何的苦思冥想。“到底能不能考上?”、“復習得這些,到底夠不夠?”、“到底能不能行,快給個答案吧”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和困惑。只去想你能決定和控制的問題吧,比如這月、這周的計劃怎么安排、今天的任務如何完成等。你不能決定和控制的問題想來只能自尋煩惱。其次,學習、運動、休閑勞逸結合,學會轉換復習方式。每天都埋頭一件事,當然很煩,效率也很難提高,要固定騰出時間鍛煉,爬山、打球、逛街等。此外,一門科目看累了可以看另一門。如果都看累了,那就整理一下復習資料,或者瀏覽一下考研網站,聽聽外界的聲音,和研友交流下心得,鼓勵一下自己。再就是每天可以抽出一些時間整理內務,打掃衛生等活動。當完成了一定的時間、空間、事件轉換后,你會發現自己始終精力充沛、斗志昂揚!
我們夢想的一個終點在寒冬,現在已經是第一個門檻了,走過去,離考研又近了一大步。酷暑下的備考,別有一番滋味,要慢慢琢磨和體會。堅持所要堅持的,酷暑已來,寒冬不遠~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