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9年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大學生夏令營第一輪通知
為進一步引導和激發大學生從事科研的興趣和熱情,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將舉辦第七屆大學生夏令營活動,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在校大學生報名參加,現將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氣科學學院簡介
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始于1958年成立的氣象學教研組。1971年正式創辦氣象學專業,1987年蘭州大學成立大氣科學系,2004年成立大氣科學學院,掀開了蘭州大學大氣科學發展史上新的一頁。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院發展進入新時代。
長期以來,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在“特色學科”、“內涵發展”上下功夫,注重學科交叉、專業溝通,形成了學科發展的自身特色。現具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3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氣象學、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氣候學);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氣象學、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氣候學、應用氣象學)。擁有1個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甘肅省高校省級重點學科、1個大氣科學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完備的學科體系、一流的科研平臺為學科點的建設和研究生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學院以“局校合作、軍地合作、國際合作”為特色,在充分總結多名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培養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借鑒國際大氣科學先進的教學理念和人才培養方案,完善和強化“本碩博連讀”與國際“聯合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成效顯著,為學科師資和我國大氣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青年學術骨干。在我國大氣科學領域,本學科畢業生已有1人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5人獲得國家優秀青年基金,3人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人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
學院現有教學科研人員54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特聘教授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1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大氣科學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
現有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1個;大氣科學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
學院目前有教授23人,副教授18人,講師1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50人,占教師總人數的92.6%,具有一年以上出國經歷者41人,占75.9%。
學院現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國際視野、銳意進取、師德高尚、素質精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的導師隊伍,為培養高水平研究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教育部和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學院先后得到了“211工程”建設經費、“985工程”平臺建設經費、教學實驗設備費、“雙一流”專項等約5000萬元經費的支持。學院現有1個國家外國專家局半干旱氣候變化創新引智基地、1個大氣科學省部級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設置5個系、3個研究中心、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野外觀測臺站和1個氣象臺,擁有專業實驗室和科研用房6500平米,氣象觀測場占地1萬平米。學院建成的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半干旱氣候與環境觀測站,占地20萬平米,擁有Ka波段云雷達觀測系統、微脈沖激光雷達、微波輻射計、邊界層梯度觀測系統、輻射觀測系統、氣溶膠觀測系統、大氣成分觀測系統等一系列國際先進的觀測實驗儀器設備。2013年建成了IBMFlexSystem集群系統。完備的學科體系、一流的科研平臺為學科點的建設和研究生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二、申請時間及辦法
1申請時間:2019年5月8日—6月10日。
2報名方法:
提交電子版申請材料。
說明:
我院將根據申請人提供的材料進行嚴格篩選,夏令營營員名單將于2019年6月下旬在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主頁上公布并進行資格審核,屆時未通過資格審核的申請人皆為未入選者,對其將不再另行通知。
三、活動時間
預計舉辦時間為2019年7月13日—14日,如有變化,請以最新通知為準。
四、參加人數
預計招收20余名營員。
五、申請條件
1.大氣、數學、物理及相關專業2016級本科生;
2.本科期間學習成績優秀(專業排名20%以內),對相關科研工作有濃厚興趣,并有較強的或潛在的研究能力;
3.英語達到國家四級水平以上。
六、申請流程
1.提交紙版申請材料
(1)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2019年大學生夏令營申請表(下載);
說明
①意向導師和意向專業須與報名系統中填寫的一致;
②“推免資格情況”,如已經或基本確定可以獲得,選擇“是”,不能獲得,選擇“否”,其他情況需在“其他”項中注明;
③申請表單面打印。
(2)本科成績單原件(須加蓋教務處公章);
(3)身份證復印件;
(4)英語水平證書復印件(四級/六級/其他);
(5)其他證明材料(包括推薦信、教務處出具的專業排名證明、已發表論文或出版物復印件、各類獎勵證書復印件等),此項為輔助材料,為非必交材料,自愿提交。
請按照以下順序整理材料:申請表→成績單→英語水平證書復印件→其他證明材料(推薦信→獲獎證書復印件→已發表論文或出版物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較厚論文及出版物復印件可單獨成冊,附于申請材料之后。所有材料均不得裝訂。
申請人須在申請時間內將紙版申請材料郵寄(郵政EMS)或送至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所有申請材料均無需發送電子版。
七、主要活動內容
1.大學生夏令營開營典禮;
2.講座與交流:主要包括學院與實驗室介紹、學術報告、與科學大師“面對面”交流、推免意向見面會、與師兄師姐座談等;
3.科研體驗:主要包括參觀蘭州大學氣候站、實驗室,了解科研環境及科學研究;
4.文化活動:主要包括素質拓展活動、夏令營畢業晚會等。
八、注意事項
1.參加夏令營的學員須嚴格遵守大氣學院相關管理規定,嚴格按照日程安排進行學習和活動;
2.蘭州大學將為營員提供夏令營期間的食宿(本地學校學生不提供住宿)、人身保險費以及異地學校學生的往返硬座火車票/汽車票(12小時以上可以乘坐臥鋪)。住宿提供雙人標間,原則上要求雙人入住。請自行提前預訂往返車票,主辦方不提供訂票服務。
九、聯系方式
聯系部門: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聯系人:敏霞
聯系電話:0931-8914276郵編:730000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天水南路222號
E-mail:dqyyjs@lzu.edu.cn
網址:http://atmos.lzu.edu.cn/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