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研究生國際政治專業介紹如下:
國際政治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三年制)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合理的國際政治專業知識結構和堅實的政治學理論基礎,掌握國際政治學基本理論與國際政治和國際關系的基本知識,并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或某些外國的外交政策及其制定和執行機制有比較深入的了解,能夠從事黨政機關的涉外管理、調研和宣傳工作及有關教學、科研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國際政治理論 主要研究國際名家關于國際政治的基本理論,中國政府處理國際問題的指導思想,20世紀以來西方的國際政治理論及主要流派的比較。
2.比較政治 主要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制度及其機制比較研究。
3.國際戰略格局 主要研究19世紀以來國際戰略格局的演變,大國關系和博弈,聯合國、地區一體化與國際格局,第三世界的崛起與發展。
4.中國國際戰略與外交 主要研究中國的國際戰略與外交政策,中國的外交宗旨與原則,中國與大國的關系,中國的周邊環境等。
5.美國政治與外交政策 主要研究美國外交戰略、政策及其國內政治生態,美國外交政策演變,美國對華政策。
三、學習年限
1.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基準學制為三年。
2.提前完成培養計劃,成績特別優秀的,可以申請提前一年畢業。
3.課程學分修滿后未完成學位/畢業論文的,由本人申請,導師同意,學院批準,報研究生院備案后,可以提前離校,學位申請和論文答辯時間可延長至四年。
4.申請提前畢業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應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和其他培養環節的考核,成績優異,創新能力強,并在申請提出之日前在本學科指定學術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導師為第一作者,本人為第二作者)且署名單位以武漢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至少2篇。
5.在規定的最長期限內不能完成全部學業的,以結業論。
四、課程設置、學分
(一)課程設置 見學校官網。
(二)學分分配 應修滿學分總數不低于42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5學分,學科通開課8學分,研究方向必修課10學分,自選課7學分,實踐環節2學分,學位論文10學分。跨學科或以同等學歷考取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必須補修不少于2門的指定專業選修課程,不計學分。
(三)考核方式 所有學位課必須考試,形式可采取筆試或口試。筆試可采用閉/開卷考試或課程論文寫作形式,口試必須有記錄。
五、必修環節
(一)實踐環節 根據教學需要和研究生本人實際情況,安排參加教學實踐,或安排對本科專業課程的輔導、答疑、批改作業等。各研究方向還可以安排社會實踐或科研實習,主要是參加導師的課題研究、校內外的學術報告會、出差調研等。實踐環節總時間不少于三個月。
(二)開題報告 第三學期末,確定論文范圍,在校內外搜集資料。在導師指導下,擬訂論文撰寫計劃,在本專業指導小組內作開題報告,經過專業指導小組討論和同意后方可進入專題研究,在反復修改寫作提綱的基礎上正式進行論文撰寫工作。
(三)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學習期間,在第四學期參加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實行淘汰制度。指導小組對參加考核學生在課程學習、開題報告與論文寫作進展等方面參照研究生院與本學院相關標準進行考核評定。依據考核結果,學生具體流向分為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繼續攻讀碩士學位以及退學等。
六、學位論文
(一)論文答辯資格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期間必須在所屬學科的指定刊物上至少發表1篇學術論文,否則不得進入學位論文答辯程序。
(二)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的答辯嚴格按照教育部和學校的有關規定進行。答辯委員會由導師指導小組3-5名成員參加。答辯環節由學位申請人陳述論文選題意義與研究狀況、答辯委員會提問、申請人回答、答辯委員會決議等若干項組成。
答辯委員會指定專人對答辯狀況做詳細記錄。答辯委員會根據申請人學習成績與答辯狀況進行投票表決。待答辯通過后,答辯委員會將建議學位委員會授予答辯人碩士學位。
(三)論文評定 答辯委員會成員以及論文評閱人應根據以下標準,對申請人的學位論文按照優、良、合格三級標準做出評定。
(1)論文選題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并體現本專業所屬方向的特點。
(2)結構合理,文筆流暢,中外文資料翔實,注意規范。
(3)觀點正確,論證充分,做到言之成理、論之有據。(4)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上有所創新。(5)論文在總體上應體現作者堅實的理論素養和基礎知識,體現作者較強的學術研究能力。
七、培養方式
采取以導師為主,導師與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導師全面關心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業務學習及身體健康,通過課程學習、學術討論、學術調研、參與學術報告和撰寫學位論文等各種形式,著重培養其獨立科研能力。
八、其他
1、凡以同等學歷或跨學科錄取的碩士生,均需補修本學科大學本科主干課程至少2門。并且考試須與本科生同堂同卷,成績合格,不計學分。
2、本專業碩士生必須閱讀“本專業碩士生必讀書目”所規定的書籍,并作好筆記;導師必須定期檢查,并根據其筆記評定成績。必讀書目參見學校官網。
3、本專業碩士生在校期間,原則上在導師指導下參加至少一項課題研究,必須參加至少8次學術交流活動(學術講座、學術報告會、學術會議等),并將有關情況做記錄。學業結束前,由導師對其進行考評。
4、每位碩士生須根據本專業培養方案,在導師的指導下,結合本人實際,在入學后一個月內,制定出個人培養(學習)計劃,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實踐活動、學術活動、科學研究與學位論文工作做出具體安排。
5、本專業碩士生培養方案和個人培養計劃完成與否,是審定本專業碩士生能否畢業和授予學位的基本依據。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